16.巧解连环-《恩宠》
第(3/3)页
这才是真的推心置腹了,楼襄不由认真端详起她来,鹅蛋脸,大大的杏眼,骨肉匀停,俏丽明快。比端生大一岁,性子却比端生活泼,脑子也更活络,知道为自己打算,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倒也当得起她名字里那个慧字。
楼襄一笑,真诚颔首,“我记下了,将来务必给你挑个好的,不光要我瞧得过去,最重要还要你自己喜欢才行。罢了,这些还都是后话,其实这会子,我是真有点弄不清,才见了几面而已,总不至于真的就……”
“那有什么的?”慧生煮好了茶,捧过来搁在她面前几案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反过来说,有匪君子,淑女也一样会心仪。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弄清自己的心意,觉着好再一步步来,至起码还得了解清楚,这个人品性到底如何。”
有匪君子?楼襄重复这四个字,舌尖有种微妙的涩意,一个杀人眼都不眨的主儿,前一刻称兄道弟豪气干云,下一瞬手起刀落不留活口。这样一个人,跟她自小在书里读到的君子一对比,实在相差悬殊,不过话说回来,恐怕人家压根也没想过要做君子呢!
静静思忖,神情恍惚迷离。半天过去,听见院子里一阵喧哗,端生风风火火的进来,撩下一个锦盒,气鼓鼓道,“殿下瞧瞧罢,梁姨娘打发人送过来的。”
楼襄不明所以,打开盒子,里头放着一支金嵌宝群仙贺寿珠花钗,“非年非节的,这是做什么?姨娘人呢?”
端生嗤笑,“人没到,赶着上娘家吃席去了。打发个小丫头子送来这个,真是够有体面的。没过年节不假,可人家梁府上这会子可热闹。梁姨娘的亲兄弟才升了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摇身一变成了一品大员,梁家如今可算是抖起来了。”
楼襄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惊诧不已,“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之前一点影儿都没有?”
端生长叹一声,“旨意是今儿一早发的,晌午不到,西府就接到了消息。梁姨娘忙忙的拾掇了一番,带着二姑娘三姑娘花枝招展的回娘家去了。”撇撇嘴,又冷笑道,“弹冠相庆啊!还说什么郡主不在家,那便只好由她带着两位姑娘先去贺一贺,到底都是亲戚,既有喜事,也不能少了给郡主的贺礼,这不,叫人封了这个玩意儿拿过来。”
梁府本是书香门第,楼显节纳梁氏时,她父亲不过是都察院佥道御史,兄长也只在大理寺做少卿。十多年下来,升迁不算太快。如今一跃成了封疆大吏,执掌大燕最富庶之地的军政庶务,可不得炙手可热起来么。
楼襄咬唇沉吟,良久才问,“母亲知道了?作何反应?”
端生默然一刻说,“长公主是知道的,不过没说什么,似乎也挺平静。后晌去了书房,说要抄一版无量经,吩咐底下人不许打扰。”
妾室一家鸡犬升天,母亲真能一点都不介怀?梁氏一门在官场上的作为暂且不论,楼襄只是不解,皇帝自然知道这里头的微妙关系,却还是不顾母亲感受,定要提拔梁氏,会不会是有什么更深的用意?
她忽然记起来,皇帝那日提过一句话,像是有些突兀——说起今年母亲的生辰宴,他要驾临公主府,亲自来贺寿。
原来是早有打算,不过是帝王的平衡之道罢了。这么看来,她的这位舅舅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关爱呵护自己的姐姐。
三秋时节了,却还没到起香炉的时候,她坐在明晃晃的屋子里,心头微凉,禁不住打了一记寒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