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 之壹-《女帝》


    第(2/3)页

    赵国公玉迟官至宰辅,致仕之后,加封太尉,赠开府仪同三司。哪怕他已经不在朝堂上出现,圣人对他的信任却不会动摇半分,更不要说他的妻子新蔡大长公主了。哪怕圣人有好几个姑姑,但要论地位。诸公主之中,当利大长公主没了之后,新蔡大长公主便是独一份了。

    正因为如此,赵国公府的门不是那么好进的,杨繁却不属于此列。

    博望侯杨繁简在帝心,自打十年前开始,便接手了玉迟的部分工作,负责起了边境榷市的贸易。

    近十年来,边境战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迫使大夏最大的两个敌人——突厥与吐蕃,不得不向西扩张。<>尤其是突厥,西迁之后,对西域诸国进行了疯狂的进攻,以补充自身在与大汉战争中受到的损伤。

    西域诸国国小力弱,不得不于铁骑之下,列国被横扫,给突厥带来了数不尽的金银珠宝,牲畜牛羊。

    金银虽好,却养不活人,也就导致大夏与突厥的榷市越发繁荣。突厥人带着大笔金银与汉人交易,购买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杨繁所要做的,一是监管,不让过多的粮食和药品外流出去,顺便与突厥谈判,不光是金银,也要多捞些牛羊回来;二是维护秩序,省得榷市出什么乱子;三便是配合丽竟门,暗中对一些墙头草做一个全面的记录——在这样令人疯狂的利益面前,除了官方允许买卖的东西外,商人也是不吝于对突厥贩卖兵器,甚至更进一步的东西。

    源源不断的金银流入,极大地填补了大夏因为战争而受到的创伤,并没有对国力造成特别大的打击。大军凯旋归来获得的荣耀、得到的厚赏,也促使了天下习武之风的昌盛,以及百姓对人口的渴求。

    民间溺婴、杀子的风气,层出不穷,但谁又是丧尽天良之辈,想要杀死亲生骨肉?但养不活就是养不活,不光是吃喝,更重要的是,一家多一个人口,就要多承担一份赋税。可按照本朝的授田制度,国家并没有那么多田给百姓,更不要说还有世家、勋贵、豪强对土地的掠夺。

    田亩不能增加,产出一年就这么多,如果家里人口多了,却要多交税。这对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是一项不轻的负担。

    战争,改变了这一切。

    本来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耕作一生的农民,纷纷选择参军。达不到参军条件的,惋惜之余,拼命生育。就连很多宗族也开出条件,如果哪家有孩子养不起,他们可以帮一部分的忙。

    毕竟,朝廷已经下令,对外作战的军人,即便是残疾了,朝廷也有优抚,可以免去他们家中部分,甚至全部的租税。<>如果撞大运,有了军功,便有可能鲤鱼跃龙门!

    一场又一场的大战打下来,不知多少家族因此受益,看得人眼馋极了,却苦于军队遴选越来越严格,没办法中选。好在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今之计,当然是让孩子们多练武,并鼓励族人多养孩子。只要养的多,总有那么一两个能被高标准,严要求的军队选中,送上战场。

    杨繁求见玉迟,不仅因为两人有“半师之谊”,更重要的是,突厥西进,各国自然而然地要找大夏求援。

    鸿胪寺非常友好地接待了这些使者,但具体的方针策略,朝廷会商讨。这件事,杨繁肯定要参与,便要向玉迟卖个好。万一玉迟在西域的时候,有什么认识的人,想要报恩,或者报仇,他不就能顺带做了么?

    杨繁面对玉迟,姿态摆得很低,谈起榷市,自豪之余,也有些忧心:“榷市之盛,如火如荼。”

    从他眼前流过的钱,每天都是以千万来计,饶是杨繁见多识广,也不免有些胆战心惊。

    卖国之类的罪名,他是不担心的,只要不是想不开,没人会把这罪名安插在他头上。他怕就怕自己掌握不好分寸,毕竟,仗已经打了这么多场,谁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秦琬又是怎么想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