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岁月如刀-《女帝》


    第(2/3)页

    大明宫的修建直到圣人登基二三十年后才完工,圣人每逢酷暑也极喜欢前往,到那时,就连三省官员都得搬过去,办公地点就设在延英殿外头的一排建筑中。大明宫中的含元殿与太极宫的太极殿相比,并不逊色半分。

    当然了,圣人赐行宫给秦琬,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用这个举止表明他的态度,以及秦琬的地位罢了。秦琬的心思却无可避免地转得更多起来——她对春熙园是非常喜欢,倾注了很大感情的,许多不可言说之事,也是在里头进行的。若真要她选,论正,当然要居住在太极宫中,可论感情……大明宫和她即将得到的这处行宫相比,她还是喜欢春熙园多一点。

    不过,现在可不能叫春熙园了。

    秦琬笑吟吟地看着圣人,就如寻常人家的孙女对祖父讨赏一样:“春熙园是好听,但套在宫殿上就不怎么大气了,您给我的行宫想个别的名字呗!”

    圣人也喜她这样磨,不由笑道:“行了,定给你的行宫想个气派的名字,倒是你,女学的钱可不能由我出!”

    “瞧您说的,我又不是没钱。”秦琬眉眼弯弯,不吝将几位姑姑婶婶都吹捧一遍,“姑姑婶婶们听见我要办女学,无不慷慨解囊,就连三姑姑和八姑姑都捐了好些呢!”

    三姑姑齐王妃,八姑姑韩王妃,无不是有儿子的寡妇。像她们这等身份的人,皇室断不可能怠慢了去,尊荣体面是有的,儿子在,未来的富贵和安逸也是有的。但本朝宗室虽不多,却也不缺,皇帝不用你,你就只能领一份空俸禄,办寻常一点的事情也就罢了,稍微棘手一点的事情都不能十成十地顺心。

    先前局势乱,她们不敢站队,只能安安静静地窝着。如今储君已定,料想也没什么波折,自然要对秦琬示好。

    她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圣人又勾起愁肠:“阿寿这孩子,府中至今怎么也没传出消息呢?”唯恐孙儿体质像了齐王,子嗣上单薄非常。

    至于韩王府一系,那就更不要说了,若不是怕孩子压不住福寿,也不至于现在都嗣王、嗣王地喊着,早平等袭爵了,实在是韩王死得冤啊!

    秦琬附和道:“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恐气血上有些不通。这也是孙女的女学为什么要开骑射课程的原因,不为别的,只为强身健体。”

    圣人一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他的生母明德皇后便是十成十的巾帼英雄,骑射刀法都是一绝,上马砍杀过不知多少敌人。若非这般体质,他也不至于在娘胎里一路颠沛流离,兵荒马乱,城里战火一片时还早产都活了下来。小时候身体也虚,循序渐进,打熬筋骨,这才慢慢好起来的。

    再算一算后宫妃嫔,张淑妃是褒国公府的旁支,家里并没有那样大的排场,她也是需要帮忙做点活计的;宣贤妃更不必说,哪怕是女官,在宫中也是伺候人的。倒是郭贵妃,家境比较殷实,明明自己去她那里不算少,孩子就是来得艰难。还有二公主的生母,真真正正的世家贵女,偏偏福气薄,孩子活了,她却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