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道-《武侠武侠》


    第(2/3)页

    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太极拳。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的形意拳。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走转拧翻,身随步走,掌随身变,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势似鹰,威猛如虎的八卦掌。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的通背拳。足踢敌人莫容情,全凭手领门路清;手不虚发不空回,飞脚点于肋,百发百胜的戳脚。刚猛暴烈、直接狠辣的八极拳。攻守兼备、守攻同期、刚柔并济的咏春拳…

    初学之时,老师们都说英雄悟性差,学什么不仅记得慢,学得也慢,练得也不好。英雄身体力行,自然明白老师说的对。英雄自认为理解能力强,但是书中所写和老师们所交必定不一样的。

    书中一看即会,并不代表老师们教的一学就会。

    关于武学,英雄从来都是不急不躁。悟性差,那就多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何况,身体力行,修炼武学。

    别人练十遍,英雄就练一百遍,别人练一百遍,英雄就练一千遍。

    随着修炼的时间增加,各种武学精熟之后,任何武学对于英雄来说,可谓信手拈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为了锻炼实战能力,英雄寻找机会,进入比赛。在各种擂台上比试,自由搏击,散打,摔跤,拳王争霸。个人修炼加上实战搏击,果然进步神速,到最后居然没有一合之众。

    甚至后来连上台的兴趣都没有了,只觉得对方出招太慢。看着对方的眼睛都知道他会出什么招式。

    在每种擂台上打了几场之后,就不愿意在出现了,实在觉得自己是在欺负人。

    如果一直打下去,也许华国会出现一个世界拳王,但是英雄觉得,如果真是如此,那这辈子达不到真正的武学巅峰。

    为了历练武学,英雄走南闯北,参加各种极限挑战锻炼心志,进入各种危险区域磨砺意志,在全世界各地参加地下拳赛,在这里英雄终于碰到了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物。

    不管是力量,速度还是精神意志,这里的人都要超出普通选手的许多倍。

    英雄此时正处在明劲、暗劲相容,阴阳二劲相交之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这种对手正是时候,英雄自然心中微微欢喜。

    拳台之上,搭手之间,或牵或引,或对抗,或攻击,各种招式,配合发力,或实或虚,在超越生死的境地下,英雄各种招式融会贯通,所学无数招数横扫一切对手。自此,明暗混成,阴阳互济,化劲大成。

    化劲既成,先化皮毛,再化经脉肌肉,最后化五脏六腑,骨髓血管。

    毛发生长,皮肤紧缩,肌肉变动,血管收缩,气血运行,五脏六腑功能运转,骨骼移位,骨髓造血,精神调动。身体素质一天一个样,力量,速度,敏捷,渐渐完美,达到人类身体能够达到的顶峰,而地下拳台也不适合英雄修炼。

    英雄每天修炼化劲功夫,年深日久之下,身形、面容、气场都趋于变化。坐在看台上的人是不会关注台上选手的每一个细节,更不会关注选手每天都会有什么改变。只有真正成为对手的这一波人,才会每天观察。而他们渐渐发现,英雄力量在渐渐变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反应越来越灵敏,对待对手更加游刃有余。更加恐惧的是,英雄的身高体重,面容气场都在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虽然慢慢平和,但是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们关注的对手英雄正在发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每个与英雄对战过的选手,都不愿再跟他进行比赛,即使有一些嗜杀成性,残忍冷酷的选手也不愿再和英雄同台竞技,这种感觉莫名其妙,就像遇见天敌,见面都不敢正眼看他。

    此时英雄刚刚二十二岁,在地下拳台被人称为无敌战神。

    至此,英雄武道慢慢养成,应该觉得欢喜才对,但内心深处却觉得少了什么,隐隐有种遗憾,还未能达到更高层次。于是英雄阅读各种典籍,各家各派,道家,儒家,释家,甚至古籍中的法家,兵家,阴阳家,医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英雄边读边走。足迹遍布每个国家,每到一处地方都会停下来了解当地民风习俗,种族文化传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