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首阳山上八景宫中正在探讨着炼丹、练器之道的太清道人及元始天尊念感准提化作小乘佛教的‘准提佛母’都是情不自禁的抿出一抹微笑。 元始天尊停下了自己对练器之道新想法的阐述,拱手向太清道人赞道:“不愧是大兄,只是顺应时机的一番话语便令那自诩兄弟情深的准提接引分道扬剽,弟当真是佩服至极也!” 原来准提接引之所以会让西方教分化出小乘佛教便是因为接引前往首阳山上八景宫与太清道人探讨时被引导生出的‘作为钳制释迦摩尼为主的大乘佛教有不利西方举动时的最后手段’的念头。 太清道人此时也终于是忍不住开口大笑了:“哈哈哈~,不过是于法则构架及气运之道略胜那准提接引二人罢了!吾想,若是师弟遇上了这样的大好机会也不会错过的。” 当年圣人时代来临之时,太清道人将先天道德经的‘道德’概念注入人族灵魂之中得以立下人教继鸿钧、女娲之后成为洪荒第三个圣人,之后他便点化了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分别立下阐教、截教得以成圣。 难道当时太清道人没有想过让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加入人教来个一教三圣吗?答案当然是,有过这样的念头但是未能成行。 当年太清道人立下人教前往昆仑山欲要将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纳入人教共享人族气运及教化功德之时,便有感天地法则不许可一教多圣的限制。 何也?圣人修为权能之强使得教派与圣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教派适应圣人,而不是圣人适应教派! 可做如此比方:一个教派便如一个玻璃瓶,一位圣人因其特性便如一个体型永远契合瓶身的球体。当太清道人立教之时便相当于在球体外铸就了契合一个玻璃瓶,而正因为玻璃瓶中已经有了太清道人这个永远完全契合玻璃瓶大小的球体,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一旦被纳入其中便被‘玻璃瓶’限制永远无法成圣了。 所以当年太清道人只能是让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自创阐教、截教成圣而不是加入人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