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尸山血海战长平-《大秦正史》
第(3/3)页
此时,赵军才发现他们已经被秦军完全包围了。军心开始散乱,有想逃跑的,有想投降的。赵括被迫连杀八名将领来稳定军心,命令数十万的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的包围以寻求突破。但是,这些阵地是秦军早已经筑好的,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优势,任赵军数次突围,都被打了回去。
白起再一次派两翼的奇兵出击,再一次割裂赵军,把赵军分割成了三段。赵军首位分离,粮道被断,只能开始困守。白起又派骑兵不断的骚扰,进行打击。赵军的战势变的岌岌可危,没有办法,只能开始就地筑垒,等待救兵。
秦昭襄王得知白起断掉了赵军的粮道,下达了全国的动员命令,征调秦国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参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秦昭襄王更是亲自到河内督战,以狙击赵国的援军和粮草补给,倾全国之力与赵国玩了一场大的。
赵军被围困,没水没粮,人性求生的本能爆发,军心动摇,士兵之间甚至开始互相杀人来吃,赵军军营已经成为人间地狱。
九月,赵兵已经断粮了四十六天。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轮轮番进行突围,进行最后的困兽之斗。但是,他依然还是无法逆天改命。赵括亲自率领精兵出战,在战斗中被秦军乱箭射死。主帅阵亡,赵军败势一发不可收拾,剩余的四十万赵兵终于投降,或者说他们终于可以投降了。
他们以为,他们天真的以为投降了,就可以有生机,投降了,就可以活下去了,他们以为,投降了,这噩梦般的日子就结束了。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九月。武安君白起认为上党的百姓最开始的时候就不愿意归顺大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留下这些战俘必定会成为祸端,于是下令,将这些战俘尽数杀完。只留下了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之为“长平之战”!
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的河谷地带就是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这个地区由余杀人太多,成为一块极凶之地,后世百姓称之为杀谷。到了唐朝唐明皇派高僧修建骷髅庙以安抚此处战魂。
尸山血海战长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