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暗流涌动-《恶魔在纽约》


    第(2/3)页

    看到李杰毫无犹豫的态度,蔡承平吃下一颗定心丸,乐颠乐颠回去准备。

    事实上,回答约翰?杜尔和拉里?佩奇疑问的时候,李杰也是同样的答复:

    他在等,等一个时机。

    至于到底在等什么,他没有说,但那不容违逆的语气,已经足够让这些人再度按捺住急躁的心情,默默关注。

    ……

    纽约,曼哈顿中心,华尔街。

    这段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的街道,摩天大楼高耸林立,街道就像幽深峡谷,站在其中抬头仰望,只能看见狭长若隙的一线天际。

    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都在这里设立重要机构,每天成千上万的白领阶级以及为数少得多的金融巨头涌入这里上班,可谓金融界的超级象征。

    “祝您度过愉快的一天,先生。”

    “谢谢,巴里。”

    擦得油光呈亮的棕色皮鞋站在地上,埃尔顿?卡斯踏出自己的豪车,正了正天蓝色的斜纹领带,朝身后恭敬的司机巴里摆了摆手。

    不过他并未立即走入公司,而是想了想,转身迈步走向不远处的一个报亭。

    愉快的一天……谁他妈愉快的起来!

    埃尔顿嘴里嘟囔着,脸色阴沉。

    有很长一段时间,华尔街就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奥利匹斯,矗立云霄、高不可攀。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就像希腊诸神,超凡入圣、俯瞰众生。然而这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的华尔街已不比当年。“9?11”成为了这片街区的命运转折点,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以及继之而起的次贷风暴与信用危机则使得华尔街光芒尽失。

    此后多年。这曾经的金融圣地就一直起起伏伏,再也不复当年盛况。

    而电子交易的发展和场外交易已经令“集中性”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甚至有一些大鳄如摩根大通、花旗和摩根士丹利都将总部迁移到更靠北的中城。当然,纽交所大厦依然矗立,华尔街就永不会停歇。

    只是世道不好,金融家们又有谁能开心得起来。

    今年38岁的埃尔顿已经算是混得相当不错了,身为杰富瑞投资银行(jefferies&pany)医疗保健业务的负责人。他年收入好的时候能达到千万美元级别,差的这两年也有七八百万美元。算得上身家不菲。

    但这依旧掩盖不了华尔街的残酷本质,竞争激烈、非常辛苦、精神压力巨大,为了拉拢重要客户,他基本24小时都要准备应付战斗。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压力、调节状态,从而在关键时刻保持充沛精力和清醒头脑,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搏杀。

    哈里斯?托勒如同往常一样,懒散坐在报亭之中,看似无所事事,实际上一直都在注意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当看到埃尔顿?卡斯走过来的时候,他立即眼前一亮。对于华尔街的阔佬们,他一向非常注意,因为这些人一贯出手阔绰。丝毫不在意价钱。

    而这位埃尔顿?卡斯,更是自己的重要老主顾之一,所以他立即笑嘻嘻地打着招呼。

    “早安。卡斯先生。”

    “早,老样子,给我来一份华尔街日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