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国灭-《龙神决》


    第(2/3)页

    户地可以任意买卖,乔氏王朝也不做禁止,只是每次交易,都要收极少的一部分费用,充填国库。

    而且良田全数收归国有,任何青壮男子,只要肯耕种,就可以领到大约二十亩到四十亩左右的天地,视田力的肥沃和贫瘠,面积可以有所增减。

    这些田地,只归这些青壮男子耕作,日后他们不能耕作,便要重新收归国有,不能传诸子孙,这些田地在收回国有之后,还会再度派发出去,给另外的年轻青壮。

    这些人耕种土地收获足以撑起小康之家,交上的粮食越多,就会有额外的种种利益,饥荒年景,亦有减税粮之法,有奖有罚。

    这也是乔宁才能如此做,辽东之地苦寒,甚少有农耕之民,所以土地大片荒芜,乔宁收归乔氏王朝所有,并不会有什么阻力,毕竟原本的女真等人,只懂得渔猎,虽然也有耕作,但却并不以为主业。

    若是他在中原提倡此法,这种把所有土地都收归乔氏王朝所有的办法,早就惹得天怒民怨,被那些据有大量良田的人给强烈抵,制了。

    乔宁推行此法不过两三年,乔氏王朝的粮食就屡获丰收,再加上乔宁鼓励商贾,故而辽东乔氏富庶之烈,已经渐渐追上了辽国,虽然那还比不得大宋,但却也再非是苦寒之地了。

    乔宁一面寇边,一面努力内政,辽国本来就国力衰减,渐渐抵挡不得乔氏王朝的攻势,连续数年都丧失大片土地,眼看中京道,南京道和西京道,都为乔氏王朝侵占,但却始终都没有办法。

    乔宁对发动大战没有兴趣,始终采取蚕食战术,效果却颇为显著,不知不觉,辽国的贵胄和皇室,都向西北缩退,就忽然被乔宁逼得,实力收缩,甚至疆域再也不跟大宋接壤。

    此时的乔氏王朝,吞并了辽国的大片领土之后,已经跟西夏,大辽,大宋分别接壤,三面环敌,而吐蕃因为有西夏阻隔,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更何况,乔宁也不敢信任吐蕃的人,鸠摩智可非是善男信女,此人颇有野心,吐蕃国主被他窜弄,几次三番跟西夏挑起战争,亦是捞了不少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