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捡漏“伪装本”-《旧书大亨》
第(2/3)页
林逸寻思到这里,就把书翻开一看,然后,愣住了。
原来这本书竟然是难得一见的“伪装本”,在内页,赫然写着---《论持久战》!
伪装本又称“托名本”、“伪装书”,是封面印着伪装书名以掩盖其内容的书。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机构,为对付反动当局查禁革命、进步书刊,常常将书刊进行伪装传播,其通常做法是采取封面伪装、不断变化书刊名称以及伪托别的出版社名号等等。
在国图所藏革命历史文献中,这样的伪装本为数不少。以内容划分,可分为反清民主革命宣传、毛和其他领导人著作、文件汇编、时事评论汇编、重要事件介绍等类别;在伪装形态上,有的仅伪装封面,有的是封面及书中部分内容伪装,从中不仅可以感觉到当时斗争环境的险恶,更反映了在秘密状态下坚持斗争的文化战士们斗争水平的高超。
在藏书业界,比较有名的一些伪装本有三四种,比如《新民主主义论》,这本书伪装题名《大乘起信论》,该版黄色封面、封底,在封面右上方,还有“阅毕送人,功德无量”字样;封面下端为伪托出版者“北平佛教总会印”。书的内容前为佛经论,后面就变成了新民主主义论。
事实上林逸对所谓“伪装本”的认识,最早来源于前面李大兵看的那本《晦庵书话》。
据唐弢先生《晦庵书话》所载:为了应对国民政府的检查,“伪装的办法曾经比较普遍地为党的刊物所采用。《布尔什维克》、《红旗》、《少年先锋》、《列宁青年》、《中国工人》、《党的建设》等在遇到查扣的时候,都曾这样对付过。……《中国工人》用过《红拂夜奔》、《南极仙翁》等名义,……《少年先锋》用过《闺中丽影》、《童话》等名义,《红旗》用的更多,前后计有《时事周报》、《实业周报》、《快乐之神》、《光明之路》、《真理》、《出版界》、《新生活》、《摩登周报》……等名义。和《红旗》一样,《布尔什维克》也是采用伪装名目最多的一个。当1927年10月创刊号出版时,因为是秘密发行,用的都是真名。到第二卷第三期起,连秘密发行也不行了,这一期临时改了个名称,叫做《少女怀春》,“春”在这里象征着革命,而革命正是当时少男少女们共同向往、共同缅怀的问题。有趣的是这个名称居然瞒过了懵懂昏庸的国民党检查官,平平安安地通过了。”
……
正因为这种“伪装本”有特殊意义,印量和存世极少,所以一般都被当成难得的红色文献珍藏在国家图书馆,能够流传在民间的已经不多,被誉为红色文献中凤毛麟角的“珍本”。
林逸记得清楚,淘书笔记上面记载,在不久前的一次国内拍卖会上,曾经有一本同样伪装成民国版《战国策注解》的“论持久战”,起拍价就高达5000元,最后以25300元成交。
林逸压下内心的激动,他小心翼翼地仔细审查这本书,只见这本毛太祖著作的《论持久战》,伪装为“上海广益书局印行”的铅印线装本“文史通义”,其右上角竖向印有“甲申年重梓”字样。在书名页的左下角,竖向印有“古愚署耑”。书名页的背面,有“山阴旧史氏”的题记。
如果林逸记得不错,这种以“文史通义”作题名的伪装本,应该是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印制的,但也有人认为是1944年在敌占区秘密印制的。但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伪装本”中的珍本无疑。从价格上来讲,比起曾经拍卖的那本平装《战国策注解》,这本线装本的价格应该还要高上一倍。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