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窦氏-《一舞长安》


    第(2/3)页

    我一阵心悸,手中的竹简掉了一地,背后一阵冷汗冒上来,赶忙噗通一声跪下来去捡那些竹简。

    “这是谁啊?把什么东西弄倒了啊?”那年迈又沧桑的声音又徐徐问道。

    “回禀太皇太后,是新来的婢女。方才不小心,把手里的书卷抖了一地。您看她新来的,笨手笨脚,就别跟她个小丫头计较了。”是芦月姐的声音。

    我慌忙地捡起那些书卷,硬着头皮埋着头轻手轻脚地向内室去。

    “书卷?你们抱书卷来做什么啊?汲黯今儿要来吗?”

    我错过那些如幻海一般的帷幕,终于看到了眼前的人。

    一身高贵的绛紫底丹色纹式外氅,鹤发童颜,一丝不苟,飘然有出世之姿,眉宇间一派祥和富贵之气,只是那双眼睛空洞无神,似乎看不分明东西。可却并没有影响她周流淌的身高贵威严之气。

    这边是那个威名赫赫,双眼虽盲,却心如明镜台般,大汉王朝真正的掌权人——太皇太后,窦氏吗?

    我望得出神,芦月姐提点这轻咳了一声,我才发觉自己失仪了,不料手中的书卷又掉了些许。

    我赶忙弯腰跪下去捡,只听面前的人怨声道:“哎呦,今天的丫头是怎么回事啊,慢些,可别把那些书卷给弄散了。”

    我脸上滚烫,后背却在冒着冷汗,直到一袭月白裙角飘然而至,赶忙上前帮着我把那些书卷拾起来。

    我抬起头来,看见芦月姐不经意间跟我使了个眼色,微喝了一声道:“还不快给太皇太后请安。”

    我微怔,赶忙将怀中的书卷放在一边,抬手过眉,俯首贴地,行了一个大礼:“太皇太后,奴婢阿鸾,给您请安了。”

    “阿鸾?阿鸾是谁?”案前的人似乎思索着什么喃喃自语道,许是老迈了,人都有些犯迷糊,方才说的事情有有些不记得了,仔细想了好一阵才回忆起来:“噢,瞧哀家这记性,是新来的丫头。汲黯大人来了吗?”

    芦月姐赶忙起身,轻轻挑开珠帘进到案前,在老太太耳边轻声附语道:“太皇太后,汲黯大人在前朝有太多事情了,这不,专门给您找了一个识字婢女,为您读书的。”

    “识字的丫头?”窦太后将信将疑自言自语,默念了一句,连忙摇头摆手笑道:“哎,你这丫头素来办事稳妥,怎么在这件事上烦傻了。”

    说着抬起手来亲昵地在芦月姐脑门上轻轻拍了一下,虽说是拍,但却像是对儿孙的疼爱一般,忙笑这自顾自絮叨了起来:“哪有什么识文断字的丫头啊。莫说旁人了,就说哀家的馆陶,她好歹也是个长公主,却也是大字也识不了几个。成天为了写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不是来烦哀家,就是去难为皇帝和太后。都是哀家从小把她惯坏了。哦,对了,还有阿娇那丫头啊,也是文不知义,几次给我读书,都读乱七八糟的,惹我老婆子生气。跟她娘一个脾性,说他们不是娘俩,怕是没有人信的。这宫里的这些女人啊,也就平阳小时候还算跟着彘儿读过一些东西,有些见识,能说些道理出来。其他的呀,都是深宫妇人。这读书认字啊,最是磨人的性子了,哀家也是高皇后手把手教的,才知道了这读书的好处……不行不行,丫头断然是不行的……”

    “太主她身份尊贵,天资聪颖,这都是随了您老人家,皇后娘娘就更加不用说了。太皇太后您不妨就让这丫头试试,若是不满意,芦月就遣她走好了。可若是觉得好,您老人家就把她留在身边,岂不是更好吗?”芦月姐的声音温和甜美,语气中带着一丝娇嗔,仿佛眼前至高无上的窦太后像是自己家中的长辈一般,惹得太皇太后也不禁慈祥地微笑:“她可是郭舍人,郭大人物色出来,我方才也考了考她呢,想必不会差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