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着敖广那张苦瓜脸,整个龙头都快皱在一起了,猴子嘎嘎大笑,伸手端起桌前的酒盏,嗤哈一声灌进肚子,浓烈的酒精刺激的猴子嗷嗷直叫。 “恭喜大圣脱困,听说大圣保那唐朝圣僧前往西方拜佛求经,为何到了小龙这里啊?” 看着酒盏中的美酒顺着猴子嘴角肆意的流淌,老龙王别提多心疼了,赶紧开口,看看这弼马温到底有什么事,好打发他走便是。 猴子扔了酒盏,看的敖广眼角直抽抽。 似笑非笑的盯着敖广,猴子翘起二郎腿说道:“老龙王,明人不说暗话,你是如何得知老孙保那唐和尚去取经的?” 敖广一时语塞,暗恨自己嘴贱,没有想好思路便顺嘴而出。 不过这猴子经过五百年的锤炼,倒是精明了许多。 “大圣说笑了,小龙虽然是这东海之主,但对三界大事却也多有关心。”敖广一边整理措辞一边心里抽搐的看着猴子上蹿下跳。 “只是不知大圣为何突然到此?” 猴子突然笑了,一把揪住敖广龙须,嘎嘎笑道:“你这老泥鳅,倒是会跟老孙装蒜,也罢,既然你不愿明言,老孙便告诉你。” 说罢,放开敖广,继续说道:“那唐和尚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和尚便絮絮叨叨,说了我若干不是,你想老孙何曾受过这等气,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你这里瞧瞧,求钟茶吃。” 敖广心里一顿,终于明白这猴子拐弯抹角的意思了。 感情这厮闹了脾气。 敖广不由好笑,这弼马温虽说心思精明了一点,但是这任性的小暴脾气还是依旧,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他既然来此,势必要引导他重归西行,否则,上头怕是不好交代。 于是,敖广伸手指着猴子身后一幅画,说道:“大圣可认得此画?” “这是什么景致?” 猴子回头一看,便看到后墙壁上挂着的一副圯桥进履图。 “此乃圯桥进履图,又称圯桥三进履。”敖广引着猴子上前,指着画中一个老者说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奋,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还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