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未来-《暗黑大宋》


    第(1/3)页

    在这时代,有几人是最富有代表性的。

    王安石,在他心中,强国为主,民为辅。

    赵顼也是这个心理,所以两人见面,一拍即合,不过赵顼还要加上一条,强君权,君权才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有了制衡术。

    王巨有点儿类似,但实际还是不同,在王巨心中,是以民为主,只有国家尽可能的公正了,百姓富裕了,自然也就拥护国家了,这两者的地位,前者比后者甚至更重要。因为宋朝不象是,能看到许多先进的国家了,政府若是无能,让百姓过着贫困的生活,那怕再封关闭国,早晚百姓还会得知真相,最终反对统治阶层。但在宋朝,除了宋朝,还有那么国家更富裕?因此这个公正比富裕都重要的多,也就是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实就不存在民与国的区别,因为国是所有民的,所有民,则就是国。

    不过三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个民,是全国所有的百姓。

    司马光与文彦博则不同,他们认为国家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何谓统治阶层,那就是包括皇帝,士大夫,权贵,这些人才能称为民,至于庶民那就是了。

    王巨所讥讽的尊卑有序,其实也就是这个。

    还有,党可以代表国家,可以治理国家,但如何治理这个国家以身作则!

    如果治理这个国家,再加上一个官本位思想,那不叫治理,而叫统治,所以贪污受贿了,以权谋私了,中饱私囊了,安于享受了那什么也不要说了。

    所以王巨对这个官本位思想十分排斥但他隐瞒得比较好,因此看上去,与赵顼思想比较接近。

    关健是王巨与王安石不同。王安石是比较强硬的,王巨是在不断地妥协的其实大伙儿都错了,王安石是一直想用妥协来换取变法的成功,只是没有找到好办法去妥协。王巨的妥协是一个假像。在大方向上他根本就没有妥协过。

    关健是王巨就要下去了,看似要权利要信任要支持,实际对权利富贵一点也不留恋,越是在这时候,就如王巨才回来所想的那样。赵顼猜疑心越小,愧疚心越大。

    关健是小程现在的地位比较低,先是一个妓子,后是一个小程,你们都想干嘛?

    这么多关健

    好了,赵顼越说越愤怒:“与客携酒,微薰梅花过,北风如刀。想当年,少年侠气,立马横剑。贼敌竟折腰。

    似水流年,风霜洗,双鬓已蒿。作一闲人游,十里赤练,如画虹桥。

    是你们那个人写的?

    作一闲人游,这几年大宋的变化,当真是容易吗?即便一日闲游,王卿也未必有那时间!”

    李清臣等人心中在想,完了,完了。这是延和殿哪,皇帝这么对着一个人大炮轰轰,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王巨说:“陛下,你是君”

    一个小人物。不值得你那么大的火。

    赵顼这才停住斥责,向王震与黄履努了努嘴,两人命令侍卫将小程拉到开封府大牢。

    还不能立即处理,得让小程供出幕后的主谋。

    几十名官员莫明其妙,不过还是先后来到王宅。

    按照制度,王巨将这二十几个重要的大佬喊于私宅宴集。是不合规矩的。

    不过王巨就要下去了,而且所说的皆是国政,王巨也就没有那么顾忌了。

    王巨站在门口,一一将这些官员迎到宅中。

    三省的宰执,六部的尚书侍郎们,两个中书舍人,御史中丞黄履,还有一个张商英。如今银行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至少不亚于中书舍人。

    但不仅是如此,未来这批老家伙在人世的不多了,因此大宋砥柱则是章张二人。

    分宾主坐下,王巨先是拱了拱手说:“劳烦蔡公,劳烦诸位了。”

    所以说阶级无处不在,其他人只是一个诸位了,不过蔡确乃是名义上的一号相,要刻意说一声的。

    琼娘一一沏茶。

    王巨伸手说:“请用茶。”

    大伙呷了一口,王巨又说道:“给诸位介绍一个人。”

    他手一拍,一个中年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王巨说道:“蔡公,他与你是同乡,也是泉州人氏,名叫严维清,字子云。”

    “见过蔡公,见过诸公。”严维清恭敬地一一施礼。

    蔡确略略一拱手,算是还礼。

    “蔡公,诸位,他刚从彼岸回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子云,你对诸公说说这个好消息吧。”

    “诸公,彼岸在更遥远的地方,6续找到了两个砂金矿,大约每年能收获数万两黄金。”

    张商英眼睛一亮。

    “天觉,你想到了什么?”

    “如此,彼岸则可以向大宋提供更多金银。”

    “中的,为了银行司,彼岸的商贾将彼岸的金银抽之一空,一度已经让一些商贾对我产生了怨言。但彼岸百姓数量终是不多,只要在更遥远的彼岸找到一些金矿,那么只要从倭国带回一些银子,余下贸易所得的金银,几乎就可以全部流通于我们大宋了。”

    严维清是刚从彼岸回来的,但彼岸在美洲不仅找到了两个砂金矿,还与一个部族产生了战斗,最后付数几十名战士的生命,将这个部族拿下,仅是从这个部族就收获了近十万两的黄金,即便两个砂金床,一年产金量也过了十万两。不过得少说一点,毕竟彼岸人口比宋朝这些大臣想像的要多得多。

    而且随着彼岸展,巨富不及宋朝,可普通百姓多比宋朝的百姓富裕,金银需求十分大。并且随着空旷的土地,以及刺激人口增涨的政策,人口膨胀的度也比内6要快得多,因此对金银的需求,未来会越来越多。

    这就没必要说了。

    但大伙眼睛全部亮了起来。

    虽然银行司表现不错,可是那个隐患一直若隐若现,那就是金银的不足。国家这三年变好了。金银需求量也变大了。最简单的,比如婚嫁,最少得用一些金银饰吧,一个四等户人家婚嫁。就得要好几两金银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