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两个半-《暗黑大宋》


    第(2/3)页

    “富弼?”

    “大约是吧,反正他身边的下人说富公,未说名与字。”

    别看富弼下去了,王巨即将成为副相,但以富弼的资历、声望与人脉。依然比王巨高高在上。

    “让他进来吧。”

    一会,富弼被张难陀带了进来。

    “富公,我有伤在身,恕没有出门迎接了。”

    “勿用客气。”

    “琼娘,替富公沏茶。”

    “不必了,子安哪,某前来,只想与子安说一句话。”

    “富公请讲。”

    “子安在南方屡屡大捷,灭二国,降一国,大涨我大宋之志气,某听闻后也感到欣慰开怀。不过做为若大的国家,必须以和为贵,最少内部以和为贵,子安即将进入东府,必须要以大局为重哪。”

    “但不知这个大局是指什么?”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魏书曾记载吐谷浑威王阿豺临终前故事,他有二十子,及老,临终谓诸子道,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又对母弟慕利延说,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说,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便说,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戳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吐谷军盛就盛在这句话,败也败在这句话。”

    阿豺死后,不是他儿子继位的,而是他的弟弟慕容慕璝,也就是吐谷浑惠王,在惠王手中,灭掉了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夏国。虽然到了慕利延手中,被强大的北魏打败,逃到了于阗,不过终保留了一口元气,最后又成功返回青海,直到唐朝与吐蕃连番进攻,吐谷浑才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为什么开始很强盛,正是因为团结。

    为什么后来灭亡,有的倒向唐朝,有的倒向吐蕃,最后被吐蕃一口口吃掉!

    所以富弼才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段来历。

    只是王巨觉得好笑。

    相比于傲娇的韩琦,阴沉的文彦博,城府深似大海般司马光,老富算是一个好人哥了。

    但你也没资格说什么以大局为重哪。

    王巨笑了笑说:“富公,既然你这样说了,我也说几句,首先我是大宋的臣子,那么做事只能站在宋朝的角度去做事,对不对?”

    “对。”

    “站在宋朝的角度,我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交趾,如果不是为了交趾未来能久安,章子厚不用经营交趾长山地区,相信现在交趾也基本粗定了吧。那么我有没有做错?”

    “这个”

    “二崤山我差一点命丧于宵小之手,但在主凶未明的情况下,我至今有没有说过一句话。顶多陕州的官员问询,我事实禀报,陕州上书朝廷,但有没有怪罪于谁?”

    “这个”

    “那么我应当以什么为大局,以什么为和呢?或者说,我当时不当逃跑,让一群宵小将我乱箭射死,才叫以大局为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