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苦肉计吗?-《暗黑大宋》
第(2/3)页
熙宁变法以来,无论怎么争,怎么斗,但不会有人搞刺杀的,这个头一旦开了,大家都有性命之忧。但相反,王巨可以是说大宋最悍不畏死的高级官员,李师道淄青节度使,元和刺相案的元凶,另外还有焚烧仓库等行为,可以说是唐朝元和时代的布拉登都远不及之。
这一说,还真有不少大臣相信了。
王珪在前面听了十分不喜,说:“安厚卿,朝廷诏书以王子安为参知政事,你一直以为不妥。妥与不妥,有待公论,但何来苦肉计之说,刀箭无眼,前面凶匪阻道,两边山林用箭夹射,差之毫厘,便有性命之危,王子安用得着冒着性命之险,行苦肉计么?”
如果单纯用刀还好说一点,关健当时用了弓箭,乱箭之下,即便杨再兴那样的武艺,也被射死了。王巨有啥武艺,顶多说身强力壮,胜过普通兵士,但能说勇冠三军吗?
所以安焘的说法不成立。
赵顼更加愤怒,道:“安卿,你说什么?”
安焘知趣,立即说:“臣说错了。”
“哼哼,”赵顼继续愤怒地走来走去,然后将一大堆弹劾王巨的奏章从桌案上扔到台阶下面,大声喝道:“王卿做了什么,难道因为他没有与你们结党,因此成了你们的眼中刺,必除之而后快!”
这句话同样有来历的。
王珪提议让王巨担任参知政事,当时就有许多人反对之。
老王便说了一段话。
王巨武功不用提了,但王巨长真长在武功上吗?
且看庆州,且看泉州,且看广南。
比如羊祜与陆逊,他们皆在武功上有建树,可能将他们单纯地看成武将?
还有一个人,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似乎后半辈子就在打仗了。可能将诸葛亮看成武将?
不过老王就是这样说了,依然没有作用。
但大家小看了老王,表面上看老王很软弱的,然而老王从庆历时就担任直集贤院。然后是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参知政事以及当朝首相。
整整三十多年,没有离开京城,看看宋朝的顶级大臣,有几个人做到了?
所以面对着一片反对声,老王寻了一个机会。对赵顼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便是,陛下,大伙皆认为以枢密副使授之王巨,不过老臣不大明白,朝廷是以文治之功授予王巨枢密副使,还是以武功授予王巨枢密副使?
这句话还好一点。
关健的是第二句话,王巨与谁结伙成派?
对于一个英明的人君来说,什么样的大臣最好用?良臣武将,n,那一个人君不怕大臣功高震主?
忠臣。那么究竟什么为忠,什么是奸?
就象章惇,在史上,被史册载为宋朝的奸臣,可章惇当真是奸臣?或者韩琦,那是有名的大宋忠臣,然而韩琦的晚年种种做为,能算得上大宋的忠臣?
诤臣,首先做为人君,有没有大肚量。次之有几个言臣达到魏征的高度?
亲信大臣?看看最亲近的三个大臣,易牙、开方、竖刁
所以以上几种臣子都未必是一个英明人君喜欢的,真正喜欢的只有一种大臣,孤臣!
另外大家忽视了另一种关系。包括王巨自己在内,那就是少年时结下的友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