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文豪的产生(上)-《暗黑大宋》


    第(2/3)页

    早在明朝之前。就有许多人喜欢旅游了,不然李白与大苏等人不会写下那么多美丽的诗词文章。

    但黄骅迟疑道:“少保,经济倒不是问题。”

    王巨企图他懂的。既然能刻意转了这么大圈子旅游,那都是有钱人,宋朝贫富严重不均,没钱的连饭都吃不饱,有钱的钱多得怕人,就象京城的樊楼,一顿饭就会消费几百贯几千贯,然而到了晚上,五栋飞楼皆是宾客满坐。

    那么这一路转着。钱就会一路丢着,无疑也会给许多人一份生机。而且某种意义上,也达到了王巨所说的交流目的。

    不过他又说道:“可是路程太远了。沿途风险多多,即便有老兵保护,还有水土不服、瘴疠以及江上风浪、山路倒跌等风险。”

    “这个倒无妨,瘴疠严重主要是广南西路,地势稍低,大理东北部几乎就没有了,反正南方不冷,可错开瘴疠的高峰期,至于山路艰难,难道还有华山之险吗?真不行,可以于每一景区训练几个导游,由他们带路,让他们提示注意安全。至于江海风波之险,我们可以制造一些专门载乘游客的船只,聘请最高明的船夫驾驶航行。如果这样还怕有危险,那干脆也不要出门了。”

    黄骅被王巨说乐了。

    “其实不要低估了它,如果组织得当,它不亚于种茶业。”

    旅游业分成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大种类,王巨记得前世仅是一个旅游业便产生了三万亿人民币的收入。当然,在宋朝不可能指望出现多么发达的旅游业,而且与榷茶一样,国库账面上也很难看到有多少直接的收入。但这个收入却是实打实的存在着,如果发展起来,它养活的人不会比一个茶叶养活的人少。

    何谓治国,国强民富,这才是真正的治国。

    王巨想到这里,他立即就将这个想法写下来,包括前世旅游业的各个组成。

    反正这些人钱多得花不掉,想办法替他们花了

    两份奏折一前一后到了京城。

    朝堂的各个大臣都无语了,真灭大理啊?

    现在又搞出什么旅游业。

    赵顼古怪地放下奏疏,看着大伙。

    大伙都无语,不过在心中想,如果自己不担任着官职,会不会在这个安保行的保护下,到处看一看?

    但这是遥远的南方啊。

    不过有这个想法的都是老家伙,一些岁数不大的大臣还有些浮想翩翩的。

    王珪说道:“这个飞钱行倒是可以采纳,利于商货流通,互补有无,朝廷也可以不加赋税而增加收入。不过这个安保行朝廷还是不要参与。”

    吴充说道:“王公此言极是。”

    但王珪意思也不是反对,如果王巨有能力。将商人组织起来,由商人自己负责。再说,大理还没有拿下呢。

    其他大臣都无语。如果让王巨在南方再折腾几年,看样子。他能将南方几个国家说不定都能灭掉。

    赵顼啼笑皆非地转移了话题,而且他也不相信,仅是组织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到处转一转就能与茶叶养活一样多百姓,他问道:“诸卿,苏轼如何处理?”

    乌台诗案发生了。

    为什么继续发生?乃是宋朝经济好转,最少国家经济好转,王安石下去了。但变法在继续着,农田水利法乃是变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于是赵顼拨出大量钱帛,进一步兴修水利与治河。

    作为科学家沈括,赵顼不会不利用的,因此还是让他视察了两浙路水利情况。

    苏东坡招待,又将他写的诗作拿出来给沈括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