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东施效颦-《暗黑大宋》


    第(3/3)页

    就象去年王巨共酬得近四十万贯钱,全部放出去了,而且因为想贷的人多,也能挑选能甄别,基本都是良性贷款。

    然而四分利,谁借啊,敢借的人都是迫不得己才借这个高利息贷款的,而这类人往往多是还不起的那种人。

    不过一分利,恐怕王安石是不感兴趣的。

    但也不能讥笑王安石,这有一个认识过程,特别是士大夫耻于言利的时代,有几个文臣能弄懂真正的经济规律?

    提到了高利贷,王巨倒是想到了一件事。

    他出了州衙,骑马奔向淮安镇,到了祖阳的作坊。

    又是一年过去了,天气渐热。

    这是毛毡品的淡季,祖阳请的许多织女皆遣散回家。还有少量的织女。不过他赚了不少钱,也没有吝啬,建了几排漂亮的瓦房,瓦房里到处摆着一台台织机。

    看到王巨来了,祖阳夫妻连忙迎出来,抢着跪下,泣不成声:“谢过明公。”

    “你们不用谢某,这是你们勤劳与智慧换来的,起来吧,我不喜人跪之,除非是敌人。”

    夫妻俩从地上爬起来,连忙准备茶水。

    “莫要是去年的茶叶,那个有点难吃。”王巨冲祖阳小娘子开了一个玩笑。

    祖阳妻子腼腆的一笑。

    “对了,不要放什么姜葱茴香米粉,只放茶叶即可。”

    “好来。”

    那些织女一起从织房里走出来看,然后悄声议论。这就是那个知州啊。

    好俊俏。

    那可是有学问的人,是天上的星星下入凡尘

    “不得胡说,”王巨冲她们喝了一声。

    几十个织女嘻嘻一乐。

    “我们说说话,”王巨在前面走。

    “某听闻你家生意还不错,为何至今不还贷?”

    “还没有到一年呢。”

    “本官也没有规订非得一年才能偿还。”

    “那样官府岂不是少了许多利息,万一有人没有还起,官府岂不是要亏本?”

    这个利息差也不错的,近四十万贯,能产生两万多贯利息差。可既然放贷,就有收不回来的危险。别看两万多贯,若是几笔收不回来,官府就亏本了。

    所以这个利息差,并没有一人抱怨。

    表面上看,回报太少了,风险却同样存在着。

    “原来如此,本官还以为你遇到了困难。那无妨,可以偿还了。其实利息的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养活了多少人。”

    特别是祖阳这个作坊,他请的多是女工,而且高峰期正是天冷的时候,也是农闲之时。所以这样的作坊,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会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还有,你交了多少税务?这两样岂不是比利息所得更重要。而这两样恰恰是本官最看重的。”

    “小的愚昧。”祖阳道,但心中更加感动。不过他也担心起来,毕竟这样的好官又有本事的官,几乎罕能碰到,好官有,但未必有本事。因此问:“明公,小的有一事不解。”

    “请讲。”

    “难道明公今年就会调离庆州吗?”

    “何来这个说法?”王巨奇怪地问。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