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十将-血衣-《暗黑大宋》
第(2/3)页
而且李复圭为了保证胜利,又请求保安军的鄜延都巡检使白玉带领近千宋军。从保安军直插闹讹堡的后方。
当大战爆发时,白玉一千兵马忽然杀到,敌军必败。
李信一口气说完。几千将士默默听着。他们在心中都在盘算着,整个计划看上去确实很完美。
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心。宋军这边士气也就那么回事,不过西夏那边士气却是很沮丧。
那么这一战胜算就有了分。
一旦大捷,收获将非同小可。
第一是缴获的器甲战马。
第二是物资,西夏发动了几万民夫来修堡,都带着各种物资与器械。现在还没有全部撤走,只要将他们打败,这些物资大多就能为自己所得。
第三就是粮草牛羊。这么多人得吃,西夏人吃的是半荤半素,不仅有粮食,还会有许多牛羊。就象种谔去年那一战。缴获了近万牛羊,实际何止,余下的都分给了诸将士。
第四朝廷也会有一些奖励。
这样想着想着,大多数人眼中就闪着兴奋的光芒,发财的机会来了。
李信与种咏看到士气上来,点点头,大家士气上来,胜利又有了一份保障。并且前几年也有例子。那就是种古种诊奇袭折姜会,那次行程更远。并且深入敌境,面对的敌兵更多。
他们也这样想了。
大军休息了一夜,继续踏上征程。
其实后世史书常见的地名,比如柔远寨、荔原堡、大顺城、金汤城、白豹城,都不是很远,只是现在交通不发达,又位于子午山与横山交界处,山多林茂,宋夏分界,否则即便普通的步行,任何两处不过一两日的路程。
他们这一行走的是小道,于是格外慢些。
还未到正午,军队抵达闹讹堡下。
西夏役夫看到宋朝大军,哗然道:“我们只是修堡,不与汉家争。”
西夏人多称宋朝为汉家,中国,罕称宋朝,这也是多数党项人对宋王朝的不认可。
李信不理睬,他看了看,两个堡都修了十几天,天数不多,不过人数多,有的地方都修了一个好样,堡墙大半人高了,不过还有几个豁口。他骑在马上,看着东西两边的豁口,下令两支骑兵,也就是那支蕃骑与保捷骑,让他们冲过去。
西夏人看到“讲理”不行,只好反抗。
在西夏密集弓箭的射击下,两支骑兵迅速牺牲了十几人,李信只好下令撤退。
这也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就连康成在后边看着,敌人的士兵数量真不多,多是役夫在反抗射击。只要冲进堡内,大捷就有了,顶多是得付出多少牺牲。况且后方还会有一支强力的援军即将到达呢。
李信又下了命令,让两支步军在前方掩护,两支骑兵在后面攻击。
一般宋朝战术是蕃军在前冲杀,能撕破对方的阵型,后面禁军跟上。若是蕃军都撕不开对方阵型,即便派上禁军作用也不大了。不但李信,种谔如此,王韶如此。只有吕惠卿异想天开,进行改革,蕃汉杂间进攻,结果失败了。
然而面对一群吓变了色的役夫,还需如此吗?
谁料到,随着宋军进攻力度的加大,堡内反击的弓箭却更密集了。
而且这是战役型的大堡,对地势选择十分慎重,比如大顺城的前身是西夏后桥寨,它在西山之东,范仲淹与蕃将赵明夺下后,立即在西山之西筑城。再比如疆砟堡,也在山坡之东,王巨夺下后,将此堡毁去,改在坡西重新筑堡,命名为安疆堡。
之所以这么做,取的就是地势之利。
闹讹堡也是如此,筑在岭东,居高临下。
西夏人顽强反击下,这次进攻又不果。
李信无奈,只好下令三军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