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松溪第三-《暗黑大宋》


    第(2/3)页

    他写出来,让赵挑剔。

    不是这个考功法有了缺陷就不能用,但那得看什么缺陷。

    比如他所说的坊场河渡,并且还是加强版的坊场河渡法,应当比王安石的更详细,更全面,注意的地方更多。

    但没有缺陷吗?

    还会有,比如地方官员苛刻了,强行摊派现象仍会发生,多得钱哪,那么政绩就有了。若是地方官员认为自己是士大夫,耻于言利,不管不问,最后又不知被拍卖成什么价格。这不奇怪,后来的制更加完善了,同样有几亿资金的工厂几块全就卖给私人的怪事发生呢。但能因为这些nn发生的弊病而不去做吗?

    再比如对冗兵与冗官的下手,争议与弊病更多,但这两个现象,现在得到大多数士大夫认可了,已经有了执行的土壤。

    然而这个考功法,功利主义浓厚,逼得官员作为,同时也有违宋朝的“温厚”,还有王安石的种种做法,因此它是一个救时良策,却不能呈上。

    但他相信这个考功法还会产生作用,只是现在自己没有想到如何应用它。

    “明公,小的听说了朝廷诏书要释放战俘?”

    “赵,你就不要小的了,你虽未中举,也是读书人,以后大家共处一屋檐下,就称呼字吧。”

    “那个那个”

    “就称呼安。”

    “那小的,那我就斗胆了,安,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快我们就要释放战俘?”

    王巨默然。

    汉唐都不是这样,看看王玄策,班超,但在宋朝就不行了,如果王玄策到了宋朝,那准会被司马光给批死。反正王巨也搞不懂,司马光那本资治通鉴是怎么写出来的。

    而且这股风还往后传呢,比如后来的那个中企代表,被一个小国家官员指着鼻骂,他在国内横不横不清楚,但那时他不顾自己出自泱泱大国,反而点头哈腰,唯唯诺诺。

    所以宋朝使者出使到辽国或西夏,往往十之都会丢人现眼,特别是出使西夏的使者。

    然而西夏使者过来呢,就好象美帝使者来到了中国。

    老姓不争气吗?错,宋朝老姓都憋。皇上不争气吗,那怕就是宋徽宗那样的主,还想开疆拓土,当然赵构除外了。这个n就是出在诸多司马光身上了。

    “安,我真想不懂,是我朝打胜了的。”

    “那个你不用管,记住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呵呵,”赵一乐,又与黄良他们攀谈了。

    “赵,抽空将我那本数书底稿翻出来一,特别是那些丈量田亩的,多一,然后你们再抽空,教保捷军的兵士,秋天来了,我有大用。”

    “喏。”

    “野龙咩胜,明天天一亮,你就带着大伙,准备收拾行李。”

    第二天早上起来,野龙咩胜带着家人收拾行李,王巨又去了渠工。

    人多,材料器械都是现成的,包括木料,茅草,斧凿刨锯,到了下午,几十间漂亮的茅草屋便建好了。

    房前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小溪边几十株杨树宛若巨人一般耸立,夏风一吹,沙沙作响。溪边草色青青,倒是远处因为缺水,连草儿都没有长好。

    不过附近的景色很雅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