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用-《暗黑大宋》
第(2/3)页
“咩胜,那是言语战斗,文章战斗,与你无关,”全二长子哈哈乐道。
一行人走了出来,王巨将他们带到瓦子。
瓦子好啊,吃喝玩乐样样都有,而且是大众化消费,至于那个樊楼,就是现在王巨也舍不得进去吃一顿饭,吃得不好,他如今一年薪酬便没了。
全二长子与陆平前年随王巨来过一回,不觉得稀奇,野龙咩胜则象一个好奇宝宝,东张西望,一会儿又说道:“明公,京城的女子头发真多啊。”
全二长子与陆平一起伏下去笑。
这便是宋朝的发髻。
有几大潮流,一是外来版的,叫契丹妆,北宋末又出现女真妆。宋朝文化经济强大,所以会对北方产生影响,北方军事强大,也会对南方产生影响。
就象王巨后世,以他的眼光来看,无论中国画或中国音乐,那多雅约哪,这才叫真正高贵的艺术,然而再看西方的音乐,绘画,有多少与雅约有关?然而人家发达,只好受人家的影响了。
这种妆式便是束发垂胸。
实际这种束发垂胸,王巨反而认为比较好看。
然后在这上面又产生了同心髻、流苏髻。
还有一种发髻王巨比较喜欢,女伎宴乐时所梳的懒梳髻。这种髻就能看到少女的长发飘飘了。
未出嫁少女所梳的丫髻、双髻、螺髻。王巨前世所看的范爷演的武媚娘。就有许多髻式是这几种髻式。
另外就是媒婆的包髻。先将发型固定,再用布巾包起来,由于简洁朴实,做事方便,于是许多普通劳动妇女也开始用包髻。
最后便是王巨痛恨,野龙咩胜惊奇的朝天髻,有的高达几尺,自己头发不够。便买来假发往里面塞。
塞完了插各种各样的簪钗,但那么高的发髻,簪钗所占的面积有限,于是又想到了一个主意,上戴冠,有的冠能高达三尺,怎么办呢,那么高的朝天髻只好戴高冠了,冠上再插各种各样的梳子。也许符合宋朝的审美观点吧,但王巨却是目不忍睹。然后又出现了一幕好玩的场景。这么高的冠,没办法进轿子。于是矮着身体,或者侧着身体进轿子。
最后便是插花,不但女子插花,男子也插花,也不知道是这个朝代确实阴柔,还是真美。
反正王巨没有中前三名,也没有插花骑马游行,于是这一世,他到现在一次没有在头顶上插一朵鲜艳的小花。
天气的寒冷并没有减少瓦子里的热闹,表演幻术杂技的,说书的,演唱的,跳舞的,傀儡戏,影儿戏,杂剧,还有斗茶,斗鸡,斗鸭,斗蟋蟀,即便演唱也分成好几种,小唱、叫声、嘌唱、唱赚,说唱又分为鼓子词、诸宫调、陶真等等。
野龙咩胜看得眼花缭乱,最后感概地说了一句:“好多人。”
陆平指着眼前这条长街说道:“就是这条街两边的百姓,也比华池县人口多。”
“那么多人,为什么打不过西夏人?”
陆平语塞了。
王巨带着一行三人在瓦子里闲逛着,但他回来的消息迅速传到一些人的耳朵里。
“司马公,保安那小子带着三名傔人进京城了。”
“什么时候来京城的?”
“下午去驿馆的。”
“这小子本来在庆州打了一场漂亮的战斗,可最后胡作非为,画蛇添足,诚为痛心。”司马光说道。打胜了见好就收,那怕将那些战俘进行一段时间“劳动改造”,司马光倒也不反对,可不能卖啊,西夏那边能不急吗?当真死了几万人,西夏就没有兵没有将了?一两年恢复过来,又要大肆入侵。
这一战打胜了,下一战会不会打胜,那怕就是打成僵持战,举宋百姓也将民不聊生了。
其实司马光有司马光的想法。至少现在的他比某些公知要强,在他想法中,乃是真正的无为而治,动静要少一点,进行局部微调,例如差役法带来的弊病,他也曾上书说过。边事上更是如此,宋朝用兵成本太高了,能不打就不打,哪里省一省,那两国的岁币与岁赐也就省出来了。
或者换一种算法,例如澶渊之战,那个钱省下来,得交多少年岁币与岁赐?
但司马光有没有想过,澶渊之盟,若非李继隆,李继宣,杨延昭与魏能等人表现出色,给予了契丹人重创,契丹人会不会甘心这个城下之盟?
或者说如果不反击,是否真能用钱买到安?
也许想过,也许没有想过。但就是想过了,不仅宋军用兵成本高,而且宋军表现不给力,打一场败一场,好不容易王韶争了气,熙宁伐夏大败,永乐城大败。于是那时候的司马光绥靖到了巅峰,变本加厉,其行为不亚于汉奸了。
因此他的想法与赵祯十分类似,花钱买安吧,做缩头乌龟吧,见好就收吧。
特别忽里堆一战,对他影响很深。
司马光只是关心人之一,还有韩琦。
韩琦听到消息后,奇怪地问:“为何此子不来中书报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