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第一跃(五)-《暗黑大宋》


    第(3/3)页

    这仅是第一步。

    若作伪,还能辨认字迹,因此将弥密好的卷子送到另外的胥吏手中,逐一誊抄。

    弥卷速度快,主要就是誊抄速度很慢,看卷子速度更慢。

    那没有多少人手的,就是几个主考官逐一看卷了。

    不过这次延州看卷子速度很快,程勘将誊抄起来的卷子一一打开。

    一个三年不言看了,手中只剩下三十几道卷子。

    再看帖经墨义,手中只剩下十几道卷子。

    延州的胡签判想乐。

    但虽是延州有史以来批阅卷子最快的一次,可也是延州几十届科闱最公平的一次。

    八名举子即将在这十几道卷子里产生。

    胡签判说道:“程公,那道卷子是那小子的?”

    程勘一乐。

    是弥卷誊抄了,但有一个马策,难道不好辨认吗?立即就将王巨的卷子找出来。

    先看帖经墨义。

    有一道墨义略有差池,实际还有一道,不过那一道让王巨蒙对了。

    这也很正常,这次出卷子乃是程勘刻意刁难大家,并且王巨的这一道成绩也是最好的,第二名帖经墨义错了三题,第三名第四名错了四题。

    当然,这不是最终名次。再看诗赋,程勘略略皱了眉头,王巨诗赋写得还好吧。

    这是王巨的短处,不过学了四年多之久,为了写好诗赋,在这四年内王巨写了一千多首诗,几百篇赋,虽是他短处,也渐渐跟上。

    然而还有些让程勘略略失望,在他心中十四岁的王巨便写出一枝红杏出墙来,十七岁随张载学了两年多的王巨将会写出什么诗

    这个嘛王巨会哭的。

    继续往前看,那个论与三年不言没多少新奇,算是四平八稳的策论,也是学子最常见的策论。但笔力可以,论证清晰,比他的诗赋强了很多。

    然后看马策,与应对西夏侵耕策,仅是一个马策,程勘就开始捶胸顿足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