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痛不欲生-《伏藏师》
第(2/3)页
第一句咒语出口,林轩躁动不安的心突然安定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又何必急于求成?怎样来,怎样回,不是吗?我离开那飞机的时候,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决心,坦坦荡荡,一无所惧。现在呢,是否还是怀着一样的本心?”林轩扪心自问,在黑暗中凝聚心神,反问、反观、反思。
他记起了身在藏地的三年,见过无数赶去寺庙朝圣的藏民百姓,把在路上迁徙奔走的过程当做一项庄严的事业来做,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都在赶路,精神无比集中,始终秉持着“朝圣”的信念。
在外地游客们看来,那些藏民所做的是一件很傻的事,放弃了一切生活,只为朝圣而来。朝圣的使命达成后,再用同样的时间和力气返回家乡,承受双倍的风餐露宿之苦。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是汉民、藏民之间根本的区别。简单来说,那也代表了信仰的不同。
有崇高的信仰,就有不怕千难万险的决心,然后付诸行动。反之,无信仰,或者单纯以名利作为人生追求,就会时时刻刻企图走捷径,投机钻空子。
从这一点看,藏民的精神境界要高于其它民族,藏文化中的图腾与信仰也高于其它民族,这也就是雪域高原能够保持其原始纯洁性的根本原因。
“唵嘛呢叭咪吽。”林轩念了第二句,索性闭上眼睛,不管身外是什么世界。
极物寺里的高僧曾经亲口告诉林轩:“信,咒语才灵验,诸佛的力量才能够加持己身,实现心中所想的事。不信,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六字大明咒也不过是六个梵文发音而已,不会产生任何效用。”
此刻,林轩用心去“诵读”那句咒语,心中一片光明。
依照高僧的解释,“唵”表示佛部心,代表法、报、化三身,也可以说成三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是所有诸佛菩萨的智慧身、语、意。
“嘛呢”表示宝部心,就是摩尼宝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心所愿、无不满足,向它祈求自然会得到精神需求和各种物质财富。
“叭咪”表示莲花部心,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示现代人虽处于五浊恶世的轮回中,但诵此真言,就能去除烦恼,获得清净。
“吽”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循序渐进、勤勉修行、普渡众生、成就一切,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弥陀佛!”还有的藏医学著作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让林轩由衷地感到喜悦,因为他时常能够感受到六字大明咒带来的巨大正能量。
“唵嘛呢叭咪吽。”林轩念了第三遍,突然感受到了拂面而来的清风,仿佛面前那高墙已经不复存在了,身外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而是佛光普照的极乐世界。
他没有睁眼,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他听到几万种声音一起高声诵念六字大明咒,声音渐渐汇集成山呼海啸,席卷一切,无可阻挡。
那是全世界信仰藏传佛教的人齐诵六字大明咒的结果,虔诚之心能够感天动地。
随即,那高墙轰然倒下。
在林轩看来,那高墙代表的是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名与利共同构建的**之墙。人类往往在名利的诱惑之中失去分寸,被**的洪流牵引着,走向不可预知的黑暗沟壑。当此时,唯有当头棒喝,才能令这样的人清醒,突破壁垒,回归真实美好的世界中来。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人都云集西藏雪域,以各种方式求取心灵的片刻宁静。这正是大众智慧彼此砥砺后获得的唯一结果,只有雪域,才能让被污染的灵魂重归纯净。
林轩又回到那神佛满眼的世界中——不,他其实已经回到真实世界中,也就是之前乘坐的那架飞机之中。
“发生了什么?”魏先生的声音满含困惑。
两人相距五步,林轩清楚地看到了魏先生眼中的惊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