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命运之争-《伏藏师》
第(2/3)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辩证存在阴阳互搏的。
有卧龙必有凤雏,有刘备必有曹操,有光明必有黑暗,有正义必有邪恶。如同今日,有组织这种大公无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正义之师,必定有51地区那样飞速发展只为霸权君临天下而生的极端之军。
此刻,林轩有些微倦了,想结束这一切,回香港去。
既然不能改变这一切,何妨暂时停止,等到看清这波诡云谲的变幻局势,再徐图良策?
林轩通读历史,当然知道诸葛孔明为何失败,因为诸葛孔明一直都在逆“天时”而动。
天时是成功的第一要素,逆天而行,岂有不灭之理?
司马微早已指出: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
诸葛孔明在刘备手下虽能得到充分施展其才华和抱负,但终究难以吞下“占据天时”的曹操和“占据江东已历三世,独得地利”的孙权,最多也只能与之分庭抗礼,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关于这一点,三国时的另一位隐士封公玖也早在诸葛孔明出山之前向其咨询时就已向其言明。另外从淮南许子将对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中也可看出,连曹操这样拥有治世才能的人,在乱世中为能自保都只能成为万人唾骂的“奸雄”,让没有野心的诸葛亮和庞统辅佐一个处处“为天下共生着想,仁义布于四海”的刘备,又能创出一番怎样的事业呢?所以说,刘备虽然同时得到了“得其一可安天下”的两个人材,但其失败的命运最终是难以避免的,那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是不断循环的圆圈,二战历史,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正义的理想必须通过足够的保障手段去实现,而不是随波逐流,靠着自然迁变去实现。
“再见。”林轩说。
在这里,他透彻地了解一切,也精准地看透一切。所以,再说什么,已经是多余了。
“那好,他日再见。”那声音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