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亦真亦幻-《伏藏师》
第(2/3)页
“可是,你已经皈依了藏传佛教吗?怎么会这样打扮?”林轩半信半疑。
他逆光站着,只能看见父亲的轮廓,却看不清对方的五官。
“藏传佛教博大精深,只有皈依佛门,浸淫其中,才能获得佛法的真谛。我这一生中存在极大的五个困惑,自己拼尽全力研究西藏密宗典籍,终于弄明白其中三个,但剩余的两个,却怎么也解释不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当我在凡俗世界里大彻大悟之后,斩断一切羁绊,进入藏传佛教的密宗世界,终于再弄清一个问题,只剩最后一点困惑。”那人说。
林轩感到对方身上释放出的热量,无论声音还是措辞,那人都像极了他的父亲,但“父亲”二字却总也叫不出口。
他知道,两人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隔阂,看似近在咫尺,却又绝对如鸿沟一样难以逾越。
“是哪五个问题?”林轩问。
那人抬起头,仰望穹顶:“前三个,我不说,你也能猜到,那是哲学上最伟大的三个命题。”
林轩点头:“好,三大哲学命题应该是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那是关于生、自我认知和死的三个根本命题,欧美哲学家争论研讨了数百年,始终找不到恰当的答案。任何伟大的哲学命题都有着开放性的答案,而这三个以唯心主义逻辑思维为出发点的问题,都是相当深奥晦涩的。
与此对应的,则是以唯物主义逻辑思维为出发点的另外三个问题,即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男人听了林轩的答案,发出一声悠长的喟叹。
“这三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林轩问。
在佛教的禅机答辩中,对三个问题有着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矛盾答案,即从来处来、我即是我、向去处去。
“我的答案,全都在修行中。”那人回答。
林轩不解,注视着那人隐藏在光影中的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