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岩浆竖井-《伏藏师》
第(2/3)页
“你还能不能撑得住?”林轩看得出,原先生已经是强弩之末。以这样的状态进入洞中,稍有不慎,就要跌进岩浆里。
“我已经没有选择了,你看——”原先生向后一指。
远处,岩浆此起彼伏地向上炸开,像一锅煮沸了的赤米粥一般。更可怕的是,岩浆的液平面正在缓缓升高,相信很快就要淹没一切落脚点,让他们无立足之地。这种情形下,只能前进,无法后退。
“我在前,你在后,随我来吧。”林轩说着,大步向前,纵身一跃,身子平展展地贴到了对面的石壁上,犹如一只敏捷的壁虎。
这种“壁虎游墙功”正是江湖前辈们模仿壁虎捕食时的动作研究出来的,气息吐纳之间,使得自己的手掌出现一种内吸力量,将自己的身体牢牢固定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同时,全身放松上移,以手掌为支点,支撑着超过五十公斤的成年人身体挪移前进。
现代化的最新科技亦将“壁虎游墙功”革新,变成了两个收放自如的橡胶吸盘,即便是在九十度直角的立面上,也能轻松移动,比真正的壁虎还灵活。
林轩向前移动,感到石壁也被岩浆烤热了,双掌与石壁的贴合非常勉强,好几次都是咬着牙坚持,才能艰难移动。
在这里,岩浆的液面距离洞顶最多不超过两米,只要林轩的身子稍稍下坠,双脚就会淹没在吃人的岩浆里。幸好,洞顶不是绝对光滑的,而是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裂缝和突起,使得林轩每向前一步都坚实稳定。
那段路程约有五百米左右,到了尽头,岩浆果然进入竖井。
那竖井也是方形的,宽度三米,纵向距离约有十米。
林轩贴着石壁停住,向竖井深处察看。岩浆一泻千里,落差至少百米,气势惊人,非常震撼。
这竖井的结构有点像一根弯曲的管子,源源不断地把岩浆输送到远方。这种结构,让林轩想起了很久之前一个著名的“海洋热源妄想论”,是由美国地质科学家科莫提出的。
该理论的核心是:在洋中脊钻透地壳(钻探厚度约6到8公里),安上两根独立的大管子,一根用来灌入高压海水,海水与岩浆发生反应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从另一根管子里释放喷出,最大限度地开发岩浆热能。
“如果这竖井就是科莫提到的那种管道……人类的智慧比起大自然的神奇构造来,简直微不足道。科莫想到的那种提取蒸汽的结构,原来自然界中早就存在了。”林轩叹了口气,忽然觉得,人类虽然自称地球上的高级动物,实际却连“高级”的含义都没弄懂,只是在向着大自然做“邯郸学步”的游戏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