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幻听-《伏藏师》
第(2/3)页
林轩点头:“略知一二。”
在历史资料中记载:周敦颐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少时喜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后研究《易经》,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创办濂溪书院,设堂讲学。他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其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死后,弟子程颢、程颐成名,后来经朱熹的推崇,其学术地位最终确定,被人称为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
“敬德山王毕生最推崇濂溪先生的学问,你说,他难道会是一个坏人吗?”田雨农笑着问,似乎在笑林轩的固执,“加入组织时的誓言固然重要,但我们的人生,真的要受几句誓言拖累束缚吗?”
林轩摇头:“君子重诺,不重诺则无信,那不符合我的人生原则。”
田雨农沉默了一阵,又说:“林轩,很快我们就能脱困,但重要却是另外一点,我们脱困后能做什么?”
“我们必须与田梦会合,不是吗?”林轩反问。
田雨农轻轻摇头:“那不重要,我们会合是早晚的事。目前,我们应该向里面去,多捞点财宝出来。”
“财宝?”林轩一笑。
田雨农讲到财宝时那种贪婪表情令人作呕,林轩除了用笑容掩饰自己眼中的嫌弃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你在笑我?”田雨农问。
林轩摇头:“没有。”
田雨农哈哈大笑:“你并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但你千万不要把‘财宝’当成是真金白银一类的东西,都不是,我要的是那里隐藏着的举世无双的力量。”
“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林轩追问。
田雨农摇头:“我不知道,但我的第六感一向很准,我们一定会出去。”
林轩苦笑,这种与“第六感”近似的幻想人人都有,但每个人醒来后都会将这些忘掉,正如诗人所说“事如春梦不留痕”。
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在脑子里形成某些细节,把握机会,捕捉脑力碰撞的画面。
血痕已经干透,但石壁上的苗疆特有的符咒体,仍然将林轩的思想牢牢困住。
“林轩,如果我们从这里出去,就会成为最与众不同的人。”田雨农满怀信心。“你信吗?我感觉我们来得太晚了。”
林轩没有那种盲目的自信,而是向前一步,凝视石壁。
“据说,敬德山王有千里眼、顺风耳,你听说过吗?”林轩问。
田雨农用力点头:“当然当然,我正等着他们到来,他们到了,就能回答你所有的问题。”
顺风耳,表意指“能够听到随风而来之声音的耳朵”;同时,千里眼和顺风耳也是道教中的两位守护神,地位虽然不高,流传却很广泛。另外,民间传说中还包括还有《封神演义》里的千里眼顺风耳、三星堆古文化的代表艺术品千里眼顺风耳等等。
“你说的他们,是指谁?”林轩问。
田雨农浅笑:“那些给我们带来财富和机会的人,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林轩还想再问,四周的环境突然暗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