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玛尼墙屏障-《伏藏师》


    第(3/3)页

    田梦没有多话,默默地跟在林轩身旁。

    玛尼堆藏语称“多本”,意思为“十万经石”,垒成玛尼堆的玛尼石上面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在对岸时,林轩就注意到,这个玛尼堆所用的玛尼石全都是白色的,上面镌刻的全都是藏文六字大明咒。

    “很不寻常,有杀气。”林轩绕着玛尼堆一周,做了如上判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区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玛尼堆。它们有两大作用,一是祈福和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远离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担负着经堂和道场的功能。

    通常,林轩见到的玛尼堆散发着吉祥、庄严的气息,所用的玛尼石也是各种各样,很少见到全白的玛尼堆。

    他站在玛尼堆与石屋之间,手搭凉棚,向东眺望。

    东面是一段起伏的土灰色丘陵,再远处就是巍峨群山,不见一个人影,不带一丝生气。

    “有什么不妥吗?”田梦问。

    林轩简洁地回答:“这个玛尼堆来得很奇怪,我觉得它被当做了石屋的屏障。再有,我几个月前到这里来时,根本没有玛尼堆。让我想想,具体的日子是……四个半月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藏胞们不可能在如此偏僻处迅速垒起玛尼堆,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信仰习惯。”

    他蹲下身,仔细地点数玛尼石的块数,并迅速推断出这个玛尼堆共使用了玛尼石六百五十块左右。

    按照藏胞们的习惯,普通情况下,他们每人每天只向玛尼堆供奉一块玛尼石,就算家里有特殊情况需要祈请神佛护佑,至多也不会超过两块。

    换句话说,这个玛尼堆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某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设立的。

    “你怀疑是唐雎做的?”田梦向石屋望了一眼。

    林轩眯着眼睛端详玛尼堆,思想起伏跳跃,立刻联想到极物寺那边用玛尼堆布设的八卦阵:“蜀中唐门、八卦阵都是汉人创造的东西,现在同时出现在藏地,是不是表示唐雎知道极物寺的一些要事?卡米扬和鼠枭能够自由进入八卦阵,难道也是出于唐雎的指点?八卦阵是西蜀丞相诸葛孔明的杰作,蜀中唐门与西蜀同在四川,他们之间……唐雎究竟知道什么?如果玛尼堆是唐雎亲手布设的,他又是出于什么用意?”

    再绕着玛尼堆三圈,林轩迅速看懂了玛尼堆、石屋、四周地形之间的特殊关系。

    他知道,玛尼堆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垒集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即藏语中的“多本”;另一种,玛尼石不是随意堆放,而是按照大小、方圆垒砌成坚固的墙垣,在藏语中称为“绵当”,即汉语中的“玛尼墙”。

    既然是“墙”,显而易见,能够起到抵挡、防御、保卫、守护的作用。

    反过来看,布设眼前这个玛尼堆的人,非常聪明地将玛尼堆选址于凹处,借用两侧逐渐抬高的地形,形成了一座近似于玛尼墙的防护屏障。

    “他怕极了,所以在最短时间内设玛尼墙自卫,聪明,聪明……”林轩想通了一切,立刻击掌赞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