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中牟陈三问(下)-《最吕布》
第(2/3)页
围拢着的百姓中不乏自命清雅淡泊,内心极其能装的莘莘学子以及大字不识一个,就喜欢跟着瞎凑热闹的老伯,一个个弄得脸红脖子粗,激动的恨不得把旁边人的大腿都给拍肿了,然而激动归激动,这通通是他们内心想法,外界依旧是寂静无声。由此可见陈宫这个县令当得有多么称职,让人畏惧不厉害,让人敬佩才牛叉!
“言之奇妙,闻之却有明悟之感!”陈宫微微颔,目光却深邃幽然,话音陡然一转:既然吕将军有如此景深的明悟,何不如放弃杀戮,放弃恩怨,放弃沙场,做一个悠闲自在的闲云野鹤呢?岁月蹉跎,不过是一场梦境罢了!
吕布微微一笑,如同面对的不是犀利机锋,而是简单述事。他胸有成竹,缓缓开口:人之所以求活,鸟之所以苟存,不在于果,而在于因。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因乃过程,果乃结果。而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过千钧。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天。越王勾践十年忍辱,偷天灭吴。
陈宫直接打断,语音雄浑沉重:楚庄王与越王皆是功成名就,名声远扬!吕将军何以用自相矛盾的例子来为自己开脱?
吕布不为所动:楚庄王是功成了,越王是名就了!敢问,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前,谁人敢有万胜的把握?楚庄王三年隐忍中,是否****夜夜在反省自身,在提高自己的帝王之道与帝王心境?越王勾践十年忍辱,当是时,吴王雄兵数十万,整个越国都被侵吞入吴,勾践是否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身不要露出破绽,不要露出锋芒以免被吴王所察,他隐忍的有多么辛苦,谁人能懂?
“倘若楚庄王三年不鸣,不能一鸣惊人?倘若勾践十年忍辱,早就被吴王所察,起兵之际就遭遇灭顶?敢问,公台,楚王与越王是否还有心情计较名利之事?”
吕布的话震聋而聩。陈宫以名声为题无迹可寻的在谈话中为吕布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好名究竟重不重要?接着又悄无声息的延伸出一个更刁钻的问题:名加上了利,究竟有没有人能够摆脱?而吕布则给出了俩个答案:一个,名利不重要。另一个,过程往往比名利更重要!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俩个答案,这也直接展露出吕布的品性与准则。
陈宫陷入沉思中,他何等聪慧,不仅从吕布的话语中听出了弦内之音,还听出了弦内之音。
“受教了!”陈宫微微弯身,诚恳言道。
吕布突然哈哈大笑,笑骂道:公台,你这一拜,本将现在可受不起!
陈宫心中一凛,知道恐怕是还未认主,摆出这样低姿态被吕布看低了。他很快调整身姿,心中一动,淡淡道:吕将军,你名声在外,不知为何会背着一口紫棺行走于闹市,如此古怪之举止,实在是令我中牟百姓困惑啊!
吕布嘴角微微翘起,言语说不过我改用事实抓把柄了,这个陈宫看来真是滑溜啊,不愧是我认定的谋主之一!
“能否借一步说话?”吕布突然假装神秘的说道。
陈宫神色一震,这是有隐情啊!他一定不能放过,即使真的要认吕布为主辅佐也要先让主公吃个瘪,以后才能在阵营里受到重视啊!陈宫的想法极为正常,因为有太多明明有才华在主公前进谏金玉良言却被主公当成屁话给放了的前车之鉴了!你再有才华,再有本事,再有谋略,主公不听,那就是个屁!
“无妨,事无不可对人言!在中牟这朗朗乾坤,青天白日下,不会有任何事故生!”陈宫自信一笑,是治理中牟县的良好成果给了他底气,他敢这样说!
“此事还是借一步说话吧!”吕布神情严肃,漆黑如墨。
陈宫神思一动,吕布越是推诿陈宫越是不会顺从吕布之意,自以为抓住了吕布的把柄,他憨厚一笑,肚子里却酝酿着后手:哈哈,无妨,无妨,无妨啊!
围观数千名黔百姓们也是被背棺青年吕布神秘兮兮的话给弄得勾起了好奇心,离的远的听不清什么,离的近的那可是望眼欲穿,眼珠子瞪得比熊猫啃竹还大,心想陈县令可说到他们心坎了啊!
吕布在万众瞩目下,神色愈加冷肃,他的右手探入怀中,而后猛然大喝道:圣旨在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