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元氏元氏-《汉末文丑》
所以,文丑虽有“掌武职”之权,可如果没有国相的配合、总而言之,若是碰上一个好揽权的国相,就像颍川的那位文太守,不肯放权给他,那么他也只能徒呼奈何现如今,得了李瑾“兵事就多多依托中尉,耀德有我,扬威有君”这句话,挟赵云荀彧大胜之威,就可以用街头遇刺为借口,逐一地开始着手进行控制城防整编郡兵插手县中治安诸事了
较之赵云、荀彧获胜,这件事更让他开心喜悦
赵云、荀彧归来,文丑出城迎之
县内县外来看胜军的百姓多不可数,人头簇拥,欢声雷动
铁千文霸等谨慎惊觉地从卫在文丑左右,拦阻热情的百姓太过近前前天才刚出现黑山余部行刺的事件,他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在县门外,文丑迎到了赵云、荀彧、李典、刘庆、董直、典韦诸人下拜行礼
文丑把他们一一扶起,笑对他们说道:“诸君辛苦了”
赵云请他去看斩获,他却不看,带着赵云、荀彧等先去看军中的伤者,抚问慰劳,随后,他示意文霸把他的乘车驾过来,登於车上,扶住车辕,对列在县前的数千兵卒大声说道:“汝等从我征战数州,累与黑山血战,今又於马服山破贼左须部,劳苦功高!我已令营中给你们备下了醇酒好肉,今天可以破例在营中饮酒,等会儿我也会去营中,与诸位把酒同欢”
数千兵卒齐举矛剑,同声呼道:“甘为君效死!”
这句话是赵云、荀彧等提前教好他们的,故此能异口同声围观的百姓不知是预先准备好的,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蓦然闻此数千人同声共呼,见其铠甲耀目,矛剑如林,尽皆震服。
马服山在元氏县西北,对赵云、荀彧来说,他们可以选择从县西门入城。也可以选择从县北门入城,按理说,中尉府在城西,他们应该选择县西门。离中尉府近,文丑可以少走些路,但他们却选择了县北门,这却是文丑给他们的密令,乃是因为县中之豪强士族多居城北。
北门内不多远有一个里。里中民大多复姓元氏。
元氏这个姓不多见,此姓出自赵氏秋时,晋国的赵穿,——便是那个杀了晋灵公的赵穿,他的封邑在元氏,因被称为元氏君,其后世子孙中遂多有以元氏为姓的两汉之际,元氏氏大多分布在常山国、广平、颍川、颍川阳翟县里就有姓元氏者,其中有一名叫元氏淳的,博学有才章。尝师从章帝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曹喜,善古文大篆,与同县另一个有名的书家刘德升齐名郡中文丑在前世读过元氏淳编写的《笑林》,因在为颍川郡吏时还曾专门去拜访过他
颍川的元氏氏不算大族,但元氏县的元氏氏却是大族,其族人遍布常山国诸县,各县皆有。
此时,在里中的一座高楼上,正有数人临栏凭眺
这数人或老或者壮,最中间的这人年过五旬。头戴高冠,身着黑se的丝衣,腰围美带,长须飘飘。正聚精会神地看文丑迎接赵云、荀彧等,先见赵云典韦、刘庆、董直、李典、李宣等重甲带剑,行动矫捷,虎虎生风,显是俱为悍将,然而到得文丑面前却皆跪拜如羊。不觉说道:“我听说中尉从州伯击黑山,长,是州伯的爱将,先前闻他被刺身亡,已疑之,今其部凯旋,果然是在用计”又见文丑不看斩获,先抚慰兵卒伤者,又说道,“中尉非常人”
这个老者即是县中元氏氏的族长,名叫元氏相
站在他左右的这几个人两个年过四十,是他的弟弟,一个年约二十七八,是他的长子他共有子三人,二子三子皆碌碌,唯此长子干练果决,年少时便闻名郡中,最得他的喜欢
他的这个长子名叫元氏荣,字公宰,长七尺九寸,相貌魁昂,仪表不凡
听到元氏相称许文丑,元氏荣说道:“中尉年轻早贵,待人却很谦谨前几天乐伯节请他饮宴,我陪坐席侧,伯节数次盛赞他的军功,他都谦虚自抑,把功劳悉数归於州伯和部众,酒宴罢了,伯节送他与我出府,到门口,他两次请我先行我当时还想:他战功赫赫,却怎么这般谦恭?怀疑他的战功是怎么得来的今见其出迎部曲,方知此人实能得众”
乐伯节,名彪,是相府主簿
元氏县大姓有五,士族三,豪强二三个士族分为魏氏元氏氏乐氏魏氏在郡里的名气最大,家声最响,势力也最大,元氏氏其次,乐氏再其次乐彪是乐氏族长的长子
元氏相点了点头,眺望县外,忽然喟叹
元氏荣问道:“翁缘何突喟叹?”
元氏相遥指文丑,叹道:“中尉年方二十余,已登比二千石之位先时党锢,,十余年至今而有中尉卓然鹊起,文氏的家声将要重振了啊”
他顾视他的两个弟弟,说道:“吾等祖仕至南阳太守,父仕至使匈奴中郎将,所在皆有美声,州郡知之至吾等却一事无成我因小过被免官去职,仲弟因黑山起而弃官归家族中子弟虽多,尽是庸人俗才唉,我元氏氏的家声眼见一日不如一日,有辱父祖之名,这是不孝啊”他叹了口气,说道,“唉,谁又能重振我元氏氏的家声?”
元氏相早年做过青州刺史,坐法免两汉的吏员“坐法免”得很多,犯了法,被免了官,不要紧,只要你有才能,有名气,朝廷还会再起用你可问题却是,元氏相先名声不大,其次他犯的不是“小过”,是因为受赇而获罪,受赇即受贿,“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两汉对赃罪的处罚很严厉,章帝以前,贪赃十万就弃市,并且“禁锢三代”,即赃官的三代人禁止做官,此两法后虽弛废,然犯此罪的官吏如果没有过硬的后台却也难以再被起用
元氏相的二弟元氏修去年迁任泰山郡盖县长,上任未及半年,黑山起事他们的父亲虽然当过使匈奴中郎将,但元氏修却无其父之胆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