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梁县反应-《汉末文丑》
第(2/3)页
到了傍晚时分,梁县的探骑探明了文丑、孙坚部主力的动向,又来禀报。
闻知文丑、孙坚带兵去了北边。守将又把军官们召集到了帅帐,召开了第二次军议。
他对诸人说道:“据报:文、孙二人统主力两万余往了北边伊阙关的方向去,现留在汝水两岸的除了我城外、注城外的数千人马,还有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屯驻在原本袁校尉的营内外。”
有军官立刻说道:“文、孙二将败了杨定,趁胜鼓勇。这必是去伊阙关了。”
却也有人怀疑,说道:“伊阙诸关关中有我精卒三万,文武猛、孙侯不可能不知,他两人如是欲去攻关,绝不会只带区区三万余众,三万多人怎么可能打下伊阙诸关?”
有人问道:“那你以为文武猛、孙侯是干什么去了?”
“袁校尉兵败前,想来定会遣骑去伊阙求援,文武猛、孙侯往北而去,我记得北边数十里处有片丘陵,是从伊阙到袁校尉营的必经之地,文武猛、孙侯会不会是设伏打援去了?”
“袁校尉兵败,连我等都知道了,伊阙关中岂会不知?即便袁校尉曾有过遣骑去请援,现在伊阙的援军肯定也都退回去了,文武猛、孙侯打个什么援?”
“只要遣出些骑兵散在北边丘陵一带,断掉伊阙关的消息并不难,袁校尉虽然已然兵败,可也许伊阙关中尚不知晓。”
“那你以为我部现下该如何是好?”
“如文武猛、孙侯真的是打援去了,我有上中下三计。”
守将问道:“上计为何?”
“倾城而上,渡过汝水,直扑文武猛、孙侯军后,与伊阙关的援兵南北夹击,战必胜也。”
“中计为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