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良将智士-《汉末文丑》
第(2/3)页
不过也为他们奠定了进入仕途、官路的基础,从而一个作为了某县某军的军司马,一个作为了某县的县尉。同样也都在现任冀州牧韩馥的征辟之下应征为其麾下一员也!如是没有文丑这么一个扰乱的因素存在,他们的人生轨迹或许就如同历史上所描述的那般,在这个乱世之中,凭借着自己无数的战功,从而一步步的踏上人生的巅峰!权贵之阶层。
不过有了文丑这么一个异数存在,这一切兴许就有了变化,不过他们应该还会在这个时代发出他们应有的光亮,或许是更为辉煌的存在。不再有那么多的破折、那么多的不如意。
除去这三四位威名远扬的名将之外,韩猛其人文丑也会进一步的加深交往程度,田丰这位大谋主也是文丑最为重视的目标之一。再者韩馥麾下众智士,文丑未必没有染指之心。如同董昭此人!!!
董昭在文丑的印象之中,那是曹魏主要谋主之一!而且是最为长寿的之一!在跟随曹操之前,其曾为袁绍之属下,以及天子刘协所任命的议郎,在之后就是其在曹魏阵营之中辉煌的一生了。文丑模模糊糊的记得,董昭其人还是曹魏的三公之一吧!
不过最令文丑钟意的是,董昭其人并么有什么愚忠汉室的心思,曹操在担任汉丞相之后又陆续接受了魏公、魏王的称号之为,就是源于董昭的建议。但是在现实之中,董昭其人的经历却是颇为坎坷的。
在韩馥的征辟之前就已在冀州本地初露头角,董昭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长、柏人县县令。之后袁绍入主冀州,就任命他为参军,其后董昭在袁绍麾下任职,并且颇为有建树。
分别在初平三年,袁绍同公孙瓒战于界桥之时。其通过自己的机变而成功的平定了钜鹿太守李邵等人的欲要归顺公孙瓒的举动,稳定了袁绍的大后方。
后又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相互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找机会在他们中间进行离间,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贼方大败。两天内三传捷报。
这可以说是董昭同袁绍的蜜月期吧。不过好景不长,兴许是因为袁绍本身性格之原因,在不久之后的兴平元年,因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有矛盾,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治董昭的罪。
于是,董昭要求去晋见当今天子刘协,借机脱离了袁绍的控制,不过半路上却被张杨留在了河内,这时的董昭可以说是无奈的。因为自己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文士,又怎能奈何得了同一方势力之首呢,当真是秀才遇上兵。是故其只能通过张杨将印和绶带送还朝廷,并且接受了张扬所授的官职——骑都尉。
这时,曹操统领兖州,想借道去朝见天子刘协,张扬起初并不肯,董昭就劝告他言道:‘袁、曹现在虽然还是一家,但其趋势是不会长久联合下去的。曹操现在虽然弱些,但实在是天下的一位英雄。您应当有意和他结交。况且现在正有机缘,应该帮助他与朝廷联系,并且上表荐举他;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那将永远是一种很深的情分。‘
张杨这才向朝廷通报曹操的情况。又上表荐举。董昭又替曹操写信给长安的各个将领如李傕、郭汜等人,根据他们的地位轻重不同分别表示殷勤友好。张杨也派遣使臣去见太祖。曹操赠给张杨犬马金帛,从此与西部地区有了往来。
这时的董昭其人已经同曹操取得了联系,并且作为了曹操外放之人才而存在了。或许这个时间还可以提前,在其担任张扬骑都尉之前就已经是曹操的人了,所以其才会那么袒护曹操。并且还‘替’曹操写信给长安众将,可见现在的董昭已经是曹操颇为倚重的大员之一了,而其在明面之上是张扬的骑都尉,其实就像曹操阵营驻扎在张扬势力之内的大使一般,更甚者是董昭还能够代表曹操应对关西诸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