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南阳许攸-《汉末文丑》
第(1/3)页
“许攸,南阳名士,但却为何与常山文丑差别如此之大呢?!一个沉稳有容一个轻浮无物。”审配心下不喜的想到。心中虽说不喜,但是面上,审配却没有显露出来,只是礼节性的起身寒暄了一下,礼让许攸入座,然后问道:“足下远从南阳而来见我,所为何事?”
“吾非是从南阳而来,乃是自冀州刺史王公府内而来也!”许攸整了整袍袖,拱手举拳道。
“王芬?!”审配眸中精光一闪而逝。心下想到:“王芬虽老,但却志大,其自出任冀州刺史以来,颇有政绩,总想着更有权柄,但确疏于武略!许攸虽为名士,但却为人阴险,好投机取巧。这二人联合在一起,必有苟且之事。”
“原来是从王公府上来,不知道王公寻吾,意欲何事?”审配问道。丝毫不显心中激荡之涟漪。
“欲要聘用足下为车骑长史。”许攸眨眼笑道,颇有些献宝的意思。
“车骑长史?”审配倒是有些震惊了,豁然起立,然后惊异问道:“王公欲要何为?”
之所以如此震惊,是因为这个车骑长吏,只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是车骑将军的属官!车骑将军的职权有多大?想一想镇压了黄巾之乱的皇甫嵩才得了左车骑将军的任命,就能从中窥探一二了。那是掌握着帝国正规军大权的军职啊。
说道车骑将军就不得不提上一提,本朝的军职系统。本朝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多有太后临朝称制,是以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以上将军均有开府之权,府中属官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又各有部曲、校尉等。
另有所谓杂号将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即公元65年)后常设。
而车骑将军就是仅次于骠骑将军和大将军的军职,是帝国的最有权力的职位,掌金印紫绶。
车骑将军之位既然如此的位高权重。帝国汉庭自然不会轻易任命于人的,而‘疏于武略’的王芬就更是轮不上号了。那他这个‘车骑将军’的称号从何而来?莫不是要造反?这才是审配震惊的缘由所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