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丑所拥-《汉末文丑》
第(2/3)页
沙河乡本是平棘县辖下之乡,共有三万黔首,约五六千户之多!但是由于文丑的缘故,所以沙河乡有秩王冲等一干乡吏,并没有第一时间将乡内的收成、现状上报到平棘县,而是选择了先行遣人前来询问了文丑的意思!这可是有些有趣了。
不说文丑已经调任乡外,再不是平棘县官吏,再者其身为高邑县县令,也不好插手平棘县内事啊!但是王冲偏偏先是遣人上报。
一来表明了王冲对于文丑的恭谨感激之情、二来也说明了文丑对于沙河乡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的、三来也显现的出文丑对于沙河乡有秩王冲的了解很深、四来也表现出现下大汉帝国的下层统治阶级已经不再俱于大汉朝的威慑力了。
文丑对于王冲的行为自是非常满意,这样他就可以间接的掌管沙河乡了,王冲不过是他作为沙河乡的一个代理人而已,同样的情况也在桃林塞的姜宣身上体现。对于自己辛苦一年所打造的大本营、基础黔首社区,文丑自是不会轻易放手的,所以也就有了文丑在离任沙河乡有秩、桃林校尉时的一系列人事任命、调动。
而就眼下看来,文丑的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最起码这两地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他的手心。这也是文丑对于部分沙河乡人上位的条件所在,只是所说、所做非常隐晦而已。毕竟现下的帝国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文丑自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文丑听过王冲所派遣之人的报告后,颇为隐晦的下达了酌情消减的上报之策,一来接着贯彻他在任时的藏富于民的政策、二来达到隐藏自身实力的目的、三来也要稍微表现出乡里治下颇有发展。
这对于王冲来说非常容易,因为得益于文丑去年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现下的沙河乡着实大变模样,不仅人口充实,而且家户殷实。
每户人家没有个万儿八千的余钱,都不好意思说是沙河乡民,再说此次麦收之事,那户人家不都有个四五百石的收成?整个沙河乡六十万余亩的田产,总的产量大概在二百五十万石之间!平均每亩约有四石的产量!这可是高产了,尤其是在这个冀州大地普遍减产的荒年,更是难能可贵。
这就得益于文丑年前令人挖掘的四季渠之功了。这也能看出文丑的高瞻远瞩了。按照文丑的想法,这一季的收成应该更好的,达到三百万石不在话下,但是天不遂人愿。
但这也是沙河乡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虽说经由文丑的建议,乡里的农具、耕作都更为细化、高效,但是精耕细作所能提高的产量也是有个极限的,而眼下沙河乡的田地、农户就达到了极致所在。
这两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经由乡里抽取了四分之一,用以供给桃林塞军队所用。这是文丑在任时就定下的。再由乡里出资收购四分之一,作为乡里的存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文丑离任时交代有秩王冲、商队领队陈铭的,是文丑作为练军的储备物资。剩余的粮食则由乡里黔首,作为私有财产保存。当然,不排除在非常时期,文丑会强制征用。
至此文丑所有的存粮达到了将近两百万石之巨。同时其手中的财资,又进一步的缩水,再次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了。不过文丑对于粮草的存储,还是那么的乐此不彼,纵使除去手中千万财资安排完高邑县流民之后,就再无财资可用。因为他知道,乱世,不期将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