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正月事宜-《汉末文丑》
第(1/3)页
出了里门,骑马来到官道,文丑一路向北往平棘县赶去,自是不在话下。来去不过一个时辰,算是走完了这个形式。
当文赶回时,文氏众人还不曾准备完毕。
两汉人视死如生,祭祀盛行。古之祭祖多是庙祭,春秋战国以来,墓祭就已渐渐形成风俗。所谓‘墓祭’就是往各先祖墓前所做的祭祀。
按照常制,望族名家,参与祭祀的各家子弟,均在家长的带领下,在里门口集合,然后一并赶往墓地所在。然后摆放供品、朗诵简册祭文等种类繁多。待到回到家中还不能就此散去,而要辩论经文,当然这些人都需要是已经开读经书多年的。正旦辫经的习俗始于本朝光武中兴之后。再往后就是族宴了。如此一套下来往往会安排到正旦午夜!
文家不是寻常的士子大家,而是以武传家,所以所行的‘祭祖’就要比那些士子大家的‘祭祖’要简单的多了。只是在墓上摆上贡品,再由家主代表念一番祭文,就算了事,后面的辫经、族宴等一概略去。当然这个祭文如今依然由文霸之父来念,毕竟文丑尚未弱冠。
前前后后不过三四个时辰,祭祀仪式就已办完。待到文丑重归家中时,日头方才西下。
能够顺利过年的不止沙河乡民众,就是由董江看守的那些俘虏们,文丑也有照顾到,提供了一大批过年的物品,更使得这些俘虏有了一丝归属感,对于沙河乡人也不似以前那么敌视了。
转眼又是一旬,在此期间文丑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而是让乡民们过一个祥和、安稳的新年,走亲访友自是不必多言。
这日,刚入正月中旬,文丑放出第三次招募的信息后,沙河乡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学堂开学、书馆敞门、商队启程、民户揽事等,不一而足,各个部门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在此期间,文丑自是不曾忘了赵云,早就去函致以新春的祝福,并再一次提起缺兵短将之言,以及邀请其前来做客、切磋之语。赵云于家独自攻读不辍、练武不懈,只是苦在难寻对手,不能校验成效如何。如今文丑相邀,眼下又无大事,自然乐的应承。来信言说,正月一过,定要上门叨扰,万望文丑不弃。
文丑接到回信,惊喜不已,心道:“如此信件往来,凡一二十次,邀其前来亦有三四回了,总算得了他的准信!只要其肯前来,就不枉费我如此一番心思了!但愿能够打动他一二吧!”想到这儿,面上不免显出激动之色。
虽说诸事都已踏上了正轨,文丑也不曾空闲一二,每每有了些许时间,无一不是用在自身能力的提高之上。一来是每日固定的武技练习、二来就是勤读先贤诸子的著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