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和平-《清末英雄》


    第(1/3)页

    
    巴玉藻憧憬着包头厂能生产这款鱼雷俯冲轰炸机,杨锐则想着装上一千六百五十马力的海东青战斗机能用多强,不过他没有马上问海东青,而是道:“这款飞机叫什么名字?”

    “杭州设计局给取了一个名字:恶鬼,说是要沿袭厉鬼的名称……”巴玉藻讪笑,他本来以为是要按鱼雷轰炸机名字来的。

    “恶鬼不错。”杨锐一手拍在飞机仅有的一只翅膀上,赞许道。不过这时他才发现翅膀下有一个鼓包,武备不是之前常见的12.7mm机枪。而是…,看上去是机炮。

    “大人。这是引进法国的20mm机炮。”巴玉藻道,“东非的战事表明要打下意大利人的轰炸机。光靠12.7机枪是不够的,这就把之前的设计改了。恶鬼因为速度慢,只得加强自卫火力,这就装了三门机炮,前二后一。”

    “飞机事情我不太懂,你们就按海军的要求来做吧。”杨锐拍了拍这架恶鬼样机后罢手。“不过既是军品,那质量永远是第一的。如果恶鬼量产,那整个海军的攻击都要靠它来完成,每次攻击几百架飞机的努力。整个舰队的努力,全都是为一架或两架飞机能穿过敌军防空火力,射出鱼雷或丢下炸弹,如果这时候飞机出故障了,那就悲剧了。

    我知道美国公司的不良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到四,欧洲优秀的公司,比如瑞典的skf轴承,它能做到百分之一到二,而我们。确实很骄傲,主要工业品的不良率普遍在百分之一以下,军品的不良基本在四西格玛,也就百分之零点六二以下。可这是不够的!对公司而言,品质就是利润;对客户、特别是对军队而言,品质就是生命、就是胜利!

    英国谚语说过: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而败了一场战役,则丢掉一个国家。故事虽有演义的成分,可军品品质对战争胜负至关重要。在此,我有一个建议,”在诸人的注视中,杨锐高举着手道:“即:在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向六西格玛进军!”

    听闻杨锐说要向六西格玛进军,徐尚武和王士倬呆立当场。此时管理届还在争论是非能提出十年内达到五西格玛(百万分之两百三)的口号,谁料杨锐一下子就将目标提到了极限:百万分之三点四,一百万件产品里只能容许三点四件不良。

    “不要畏首畏尾!”杨锐也感觉这个目标难以完成,他只是说顺口了,要知质量管理从来都只有六西格玛,没有五西格玛。不过从管理技术上来说,得益于大学课本慨率统计以及三十年来的品质管理经验,六西格玛并非不可实现。

    “高不良率对谁都没有好处。这三十年来,我们从总办到扫地工,从矿山到最终客户,日以继夜、孜孜不倦,不就是靠着一点一滴的改善,才有今日‘made-in-china’的名声么?军品品量是民品的前提,军品的技术是民品的先兆,真正拉动中华管理的其实是军工行业。既如此,你们为何不敢为天下先呢?”杨锐看着眼前诸人道。

    “是,大人说的是。”徐尚武和王士倬等人不安的对视一眼,压力山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