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节 吴兴郡-《晋末修仙传》
第(2/3)页
慕容雪吋心中一动,笑道:
“本妃祝愿恒氏一统天下,早登帝位,恒公子最差也能做个大将军。”
天师道起事后,在东南郡县大小“祭酒”们的鼓动和号召下,教中人数如星火燎原般翻倍暴增,晋室三吴以南的郡县官员们大部分弃守郡城,望风而逃,看到官员北逃,郡县中的士族或庶族担心族人受到天师道无妄杀戮,纷纷也向三吴腹地溃逃,普通乡民随后听到各种传言,自永嘉南渡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逃难人潮出现了,只是此次是由南向北逃。
“米贼从南边杀来了,所过县郡,民众凡不入教者,诛杀填井,入教者,必须噬血明誓。”
大批大批民众源源不断的奔向建康,涌入吴兴郡,凛冽寒风中,流民们扶老携幼,肩担手提着各种物件,脸色充满惊恐和茫然,缓缓沿着道路移动,逃避着传说中的噬血和杀戮。
汉朝以前吴兴郡属吴郡管辖,至东吴元宗帝孙皓年间由吴郡中划出,另名吴兴郡,谢安四十四岁东山再起时,首任便是任吴兴郡太守之职,现任郡太守谢邈,为谢安侄子,素以性情耿直闻名。
吴兴郡滨临太湖,境内地势多湖泊沼泽,郡内多条溪流汇集,土地虽然肥沃,但每逢暴雨连绵之季,郡内常常发生水灾,致使粮食颗粒无收,所以不是豪门士族首居之地,只有到了冬季,天气无雨之时,车马才得通畅无阻。
数日内,吴兴郡涌进数万难民,人群中有士族人家,也有普通民众,将吴兴郡大街小巷堵的拥护不堪,房舍下、井台旁、枯树边处处都是拖家带口的逃难人流,不论白日黑夜,时时会响起孩童与妇人的哭泣声,每当太阳升起的时侯,或多或少总有流民冻毙街头,多亏冬季风干物燥,不似夏季梅雨季节,没有发生大规模瘟疫。
郡太守谢邈面色憔悴,在吴兴郡府衙内来回踱步,神色有些心不在焉,突然涌入的难民,让谢邈束手无策。
一名参军匆匆奔进府衙,躬身施礼禀报:
“城门校尉来报,城外又有数百名流民要求进城避难,请太守大人定夺。”
谢邈眉头一拧,说道:
“传令城门校尉,先开城门放人进城,同为晋室汉民,岂能有难不救。”
参军原地不动,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谢邈催促道:
“愣着干什么,为何还不快去通报?”
参军小心翼翼的问道:
“太守大人,城内如今挤的连头牛都放不下,上批难民进城时,大人已腾出太守府安置,若再放数百难民进来,让他们何此安身?”
谢邈抚摸胡须半晌,眉峰一拧,令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