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节 罪已书-《晋末修仙传》
第(3/3)页
孙闾露肃色道:
“是,小道马上前去按规矩办事。”
建康城中,王国宝经过一番仔细琢磨,终于决定采纳大臣王珣和车胤的建议,除了上书安帝要求辞官以外,每日均带着全家跪于皇宫门外请罪,以求赦免其罪。
王国宝的想法很现实,自已与王恭同属王氏一族,并没有私怨,现在因为朝堂之上,政见不同,王恭才发檄文要讨伐自已。而司马道子摆明要抛他出来当顶罪羊,自已为求保,一定要抢在王恭兵发建康以前,辞官不做。
司马道子则对王恭的檄文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自永嘉年间,晋室南渡到今百余年,期间先后发生过数起兵乱之危,前有太傅王导之堂弟王敦之乱,王导正是王廞的爷爷。中间有苏峻毁城之乱,孝武帝年间还有恒温的带兵逼宫,不论怎么乱,有一点始终未变,司马氏一直是当权皇族。
所以自接到王恭的檄文后,司马道子只是略略看了看,然后东府内歌舞不停,酒宴不撤,所有的事均放心让其儿子司马元显处理。
司马元显一直崇拜汉武帝的雷厉风行。他见王国宝如此推脱责任,便由安帝下诏,顺应王国宝所请,免其官,抓捕其入狱,交由朝廷廷尉审理。第二日便称其认罪,于西市口将其斩首示众。
王国宝被斩下脑袋那一刻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自已遵王珣和车胤之计行事,王恭没来砍他脑袋,而自已一直巴结讨好的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父子确会砍下他的脑袋。这个疑问只有变成鬼魂托梦,询问王珣和车胤还有司马道子等,才能知晓真相。
司马元显在处理完王国宝以后,马上以司马道子的名义,写了一封态度诚恳的罪已书,书中承认自已误信王国宝等佞臣,辜负先帝所托,没能辅助好安帝。但现在经过王大人等元老重臣的建议,已将佞臣王国宝等斩首,并会向朝廷请罪降职。
书中最后说,现在豫州刺史庾楷已带兵返回建康保护皇族,荆州殷仲堪的兵马还未出荆州,建康城中各士族纷纷惊惧不已,王恭将军乃属晋室士族重臣,向来主张为官清廉,身无长物。现在朝中佞臣已除,已无理由再兵发建康,请王将军以大义为重,兵落京口,以后继续共尊晋室安帝。
京口王恭收到司马道子的罪已书与王国宝的首级后,着实一愣。在与军中慕府细细商议后,感觉书信中分析比较符合事实。
此时司马道子已抢先斩了王国宝等人,去了起兵“清君侧”的名义。如果强行起兵,则会引得其他士族的合力反对与抵抗,荆州殷仲堪之兵马至今还未离开荆州境内,一看便知其用心不善。
司马雪此时与高恩华居住在离建康将军府不远的一处宅院中。因上次阴阳殿黄泉使者黄云子来袭以后,王恭担心司马雪有失,便在京口城中寻了一处住处请司马雪居住,相互间也有个照应。应王恭之请见面后,王恭将司马道子的罪已书交于司马雪观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