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节 吴郡起兵-《晋末修仙传》
第(2/3)页
“诸位长老,大家说个看法,然后再将结果禀报老祖,请他定夺。执法长老先说如何?”
执法长老道:
“天师道自张天师创教以后,至今数百年,处处以济世助人为本,但向在只在郡县以下范围行动,从不涉及庙堂之争。现在晋室朝堂士族之间的争斗,本教不宜参入。”
传功长老迎合道:
“执法长老说得对!俗语说‘民不与官斗’,我天师道教友中坚力量均是庶族寒门,实在不宜参与这士族豪门与皇室司马氏之间的争斗。”
见执法与传功长老意存反对。孙泰看了看孙恩,问道: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孙恩站起身来,向大家微微一笑,说道:
“执法与传功长老说得对。本教教义便是诚信不欺,济世助人。但贫道认为,目前天下大乱已久,处处兵锋四起,人口锐减。乡镇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大乱无市墟,母不保子妻失夫之象近年渐多。天师道能解救的人数仍然是少数,我们需要更大的范围来保护世人。”
执法长老扶须道:
“小师君这般说,确也有一定道理。老夫想听小师君具体打算?”
孙恩笑道:
“执法长老虽然在教中执法多年,但对本教的历史可能少有了解。执事孙长老,你自巴蜀中来,对本教历史最有发言权,且将你知道的说与大家听听。”
孙大眼站起身来,向孙泰与各位长老行了礼。说道:
“本教自张天师于汉朝、自龙虎山创教后,三代天师均为父子相承。世称“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即“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其时汉王朝因忙于剿杀黄巾余部。对天师道,乃采取怀柔策略,委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天师道,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自号“师君”,为天师道最高首领,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初入道者称“鬼卒”,鬼卒以上者为“祭酒”,属下教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祭酒与鬼卒在道内地位平等,没有贵贱之别。张鲁以“治”为管理单位,在其统治区域内,设有二十四治。各治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行政、军事、宗教等事项。
天师道教义思想。道徒要互助互爱,诚信不欺。
道徒有病,则“自首其过”。为此,设立“静室”,作病人思过修善之所。又设“鬼吏”,主要为病人请祷。对犯法之人,不随便处罚,“三原然后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过”要宽容得多。
还命人在境内大路边建立“义舍”,教人们不要蓄积私财,多余的米肉交义舍,以供过往之人食用。不过,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