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传太玄诀-《晋末修仙传》
第(3/3)页
“道长大叔骗人,你不会用飞剑带我去吗?”
高恩华伸指弹了弹司马雪的脑门,说道:
“飞剑上罡风凛然,玄功未至时,强行御剑,若受风邪侵体,治好可是麻烦。”
司马雪摸摸脑门,笑道:
“道长大叔,你敢冒犯公主,其罪当诛哦,不过本公主心情好,今日不与你计较。听宫中人说,建康长干里那一带也有个巨大战鼓,传说是古越王勾践所制,用来镇压对手吴国的王气,咱们且去看看吴王的战鼓吧。”
两人绕着建康城兜了一个大圈,找到长干里大致方向进城,长干里附近,地势较高,北临秦淮河,"长干",就是位于两座土山间的高岭上,古人置阳宅的好地方,据说地气旺,可避水灾。街面上的路人,大多身穿黑色、灰色圆领布衫,熙熙攘攘,明显比“济世堂”附近要多。
街道中,熙攘人流间,迎面走来一群黄衣道士,约七八名的样子,人人头带道冠,为首两名道士手持拂尘,其中一名背负一把古朴长剑,面上带笑,善意如春。往来路人大多穿黑、灰衣衫,纷纷散乱而行,一群黄衣道士,整齐的从中穿过,十分显眼。
司马雪低声道:
“天师道的蠢道士。”
天师道源自汉末年间,传至魏晋朝代,教中信徒遍及天下。晋室定都建康后,便有道士来城中传教,教徒入教时,只需交纳五斗米、以示其诚,便可入教,故民间都称之为“米教”,天师道乐善好施,常常举办“义舍”,免费替人看病,深得百姓赞誉,不论士族、庶族、流民,入教者甚众,据说王、谢士族中的王氏,便供奉天师道。
高恩华问道:
“公主,何以评说天师道蠢笨?”
司马雪悻悻说道:
“上次得病之时,宫中李姨娘让宦官请来一群天师道蠢道士,又是驱邪又是烧符,还骗我喝了好多苦涩药汤,结果恶鬼照旧缠我,若不是大叔相救,本公主早死翘翘了。”
高恩华笑道:
“原来公主是在记仇埋怨,也许恰巧那群道士间,没有道法高明之辈。”
司马雪道:
“鬼才信他们呢,反正他们就是蠢道士,还是道长大叔最聪明。”
高恩华淡淡一笑,不再和司马雪辨驳。隐隐之中,也感觉到其中好似有什么不通之处,便细细再想,确又想不起那儿不对。
“公主说天师道是蠢道士,那他们就是蠢道士吧,现在我们去找找越王战鼓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