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要在辽地长期潜伏,那也就是说除了放牧之外需要有固定的栖息地,林斌已经下令让部众收集材料,务必在冬天来临之前建造足够的房屋用以抵御寒冷,索性辽地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木料,作业的进度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迅速! “建城?” 近一段时间里不断有部下来问“是不是选择一块地立城”,所谓的立城是古人的说法,其实就是建造一个有城墙地城市。提出这种疑问地人。无论是武是文都没有私心,他们只是被限制在 殊的意识形态里面。 无论愿不愿意,许许多多人虽然嘴巴上不敢说。他们心里已经厌倦了永无止尽的迁移,普遍认为没有固定地领地最终会走向灭亡。 建城是一个民族是否走向文明的标志,如果现在的华夏人观念,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城市,所以游牧民族是一群没有开化的野人,只有初步学会建城后才能孕育出自己的文明。更为让人难以理解地是。一座城是否雄伟说代表的就是这个民族是不是强大,而制造工艺等等,在这个还没有‘奇技淫巧’的时代里更是被各方政权所重视。 林斌被部下一提醒倒是想起了很多,那些会建城拥有自己工艺的民族都是各个区域内的霸主,像是西方的罗马就以强大的工艺技术向世人展示属于他们的文明,东方地中国不也是拥有强大的制造工艺而雄踞东方吗? 林斌自言自语:“农耕民族才会有这样的观念吧?” 吕炎听不懂林斌的话,但这并不妨碍他表达自己地想法。他说:“末将以为,选一地建城可行。” 林斌“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 辽地也有势力建城。以卫氏朝鲜为例,卫氏朝鲜就建立了许多城市,其中更是不乏军事要塞,正是因为有诸多城市作为依靠。卫氏朝鲜才在势力错综复杂的辽地占有生存空间且一直都在发展壮大。城市不但是防御敌人入侵地工具更是吸引小部落的象征,毕竟无论是谁都需要从其他人那里购买一些东西。这就是贸易的力量。 “建造雄城威慑辽地诸国?” “正是!” — 林斌笑了,而且笑得非常含蓄。 辽地绝对不缺乏建造城市的石料与木料,如果再有充足的劳动力想建造一座雄城并不难,可是林斌有必要去建造雄城吗?他需要考虑建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毕竟如果宣布建城那就等于向所有人表示:“我要长期占领这里!” 林斌想,建城可以,但绝对不是现在。就目前而言,林斌需要的是尽快安抚好部众,给部众规划出生活的栖息地,等待部族稳定的盘踞下来撑过这个冬天;军事上也是建城的一大难题,四周是那么多有敌意的势力在窥探,不稳定的环境下建城无疑是给自己增加负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