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汐重复呢喃“第三条防线”终于会意,明白自家大人让人押解休屠王和楼烦王过来第三条防线是帮助自己坚守,打算用这两个已经投降的匈奴部落王威慑进攻的匈奴军队。这才刚想清楚,心喜自家大人多谋擅算的时候那边匈奴人的号角声马上响了起来。 经过半个时辰的用餐休息,匈奴人又是在阵阵号角声中摆开阵势,这一次右贤王部的士兵总算摆在了整个阵列的最前面,右贤王部的攻城方式与贺兰山军队不同,贺兰山的匈奴军队攻城前是徒步,而右贤王部却是骑着战马在列队,相比之下,多年没打仗的贺兰山匈奴人确实是比常年征战的东部人差了不是一丁半点。 陈汐远望而去,列阵的匈奴军队没有代表归属(番号)的旌旗,但他仍是在第一时间就判断这一次负责进攻的是匈奴的精锐。 “稽善终于舍得拚命了?” 不止陈汐疑惑,负责指挥左翼的防御作战的狼军副统领常昊也是感到迷惘,因为摆在常昊前面的也是一股骑在马背上的骑兵,这股骑兵没有携带任何攻城器械,连一张攀城梯都没有。 常昊派人告诉统领陈汐,将自己的判断禀告。 陈汐陆续从防御左翼的常昊、右翼的曹社(du)那里接获情报,得知左右两翼的匈奴军队是骑兵,而且没有带攻城器械和攀城梯,他竟是“哈哈”一阵狂笑,“这老家伙(稽善)肯定是得罪人了!” 得出这一判断不难,左右两翼的匈奴军队这么做明显是在说“我不进攻”,潜在台词是“稽善才是进攻的主力”,无疑是在泄露军情。 笑过之后,陈汐摸着下巴(学自林斌),颇为郁闷,“一波三折啊!” 可以想象,左右两翼不攻,只有右贤王部的军队攻,如果狼军在这种情况下败了,那就真的是太假了。 一阵战前的宁静…… 右贤王部的骑兵动了,大约五千轻骑驰骋而上,一路战马踏的是尸山血海,飞溅的人肉或血液粘得飞驰的马匹胯下皆是。不出一小会,第一波进攻的匈奴骑兵接近矮墙约五百步,匈奴的士兵利索跳下战马,那些战马在主人跳下去后自行四蹄齐踏,向左右两边自行奔驰。 陈汐眼瞳一缩,心道:“这才是匈奴人能够成为草原霸主的根本!” 训练有素的右贤王部下马之后没有马上发动冲锋,他们在号角声中集中,随后立盾阵,等待第二批同伴驭马向前,这五千右贤王部的士兵才踏步向前。 陈汐抬起右臂,放声吼:“大型箭阵!” 鼓手敲动了战鼓,不论是站在墙面、箭塔、还是在墙面后布列箭阵的弓弩手都是进行放箭的动作,一瞬间点点利芒在刺眼的阳光下闪烁。 匈奴人当然听到了战鼓声,他们对这个节奏的鼓点并不陌生,每次只要汉军一敲响这种鼓点,那么从天空落下来的箭矢绝对要比雨点来得密集。列阵踏步前进的右贤王部士兵下意识的互相靠拢,试图减少间距让盾阵变得密不透风。 狼军的弓弩手屏住了呼吸,由于射程不同,断不可能是一次性全军发射箭矢,他们随时等待切换位置。 第二批匈奴骑兵再一次接近矮墙约五百步,他们仍然是弃掉战马,但是这一次却没有再立什么盾阵,而是吼叫着马上进行冲锋。 陈汐的眼睛彻底眯了起来,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得很快,呼出去的气也是热的。他既兴奋又激动,额头和握住刀柄的手掌冒起了青筋。几天来狼军的交战对象一直都是杂兵似得匈奴人,现在右贤王部总算上来了,既然是要假败,那无论如何也要多杀死一些匈奴人,能够杀伤匈奴主力右贤王部的士兵,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听我号令!!!” 亢奋的吼叫,它在右贤王部立成盾阵的进攻部队接近三百五十步、第二波冲锋部队位于四百步、第三波军队在五百步开外的时候被咆哮出来。 “射!” 弩机特有的发箭声响,天空重新被密集的弩箭覆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