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争准备-《无限补完计划》
第(2/3)页
“放心,我不会让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小心思,拖累国家的整体战略的。”林封对蔡锷表示,他对此是心中有数的。
至于林封和蔡锷说的那个太原级巡洋舰,则是新中国的自主研发产品了,标排9000吨,满排12000吨,全长160米,全宽20米,吃水深6米,在同类型战舰之中,显得有些短胖。
舰体设计的短胖一些,除了能够在同等吨位情况下,缩短装甲带长度,得到更好的防护效果,也会拥有更好的稳性,对于大洋远航很有好处,顺带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带来更好的居住环境和能够装载更多的设备。
当然了,短胖的战舰也不是都是优点,它的缺点就是同等吨位和动力的前提下,比那些修长的战舰航速普遍慢了好多,一般只有美帝铁王八系列才会这样设计,不过这个缺点对新中国来说不是问题。
第一就是新中国手里有着更好的动力系统,即使战舰胖一些也对航速的影响不是很大,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马上就进入航空兵的时代了,战舰跑得再快也快不过飞机。
所以新中国海军所有的新型战舰,对航速要求都大幅度降低,除了驱逐舰任务特殊,需要更高的速度之外,其他的战舰对航速的要求都降低了许多,只要求能够达到三十节的急速。
因为这个理由,加上为了降低后勤保障难度,所以并没有去研发新的动力系统,而是直接使用了和驱逐舰相同的动力系统,四台15000马力柴油机,双轴双舵推进,能够把速度提高到30节以上。
主炮采用了类似黎姐的全前置布局方案,两座四联装55倍口径203毫米速射炮,掺杂了美帝冷战时mk71型单管203mm自动炮的技术改进的结果,持续射速可达单管12发/分,配合120kg的低速重弹,每分钟弹药投射量超过十一吨,而标准的条约万吨重巡还不到三吨。
副炮方面则处于同样的理由,没有像其他万吨巡洋舰一样,准备一大堆的127或者152级别火炮,而是只在艏楼前后的位置,各自并排安装了两门76mm自动化高炮,并且在艏楼两侧的部位,各自安装了两门守门员系统,保证了对螺旋桨飞机极强的防御能力。
防护能力的话,因为相比基本两百米长的万吨战舰,这一级战舰整体舰长缩短了很多,使用重点防护的设计思路,加上少了两个弹药库需要防御,主装甲带厚达180mm,同时还拥有两层30mm的水平装甲,整体防护能力相当不错。
在辅助设备上,这一型战舰装备了一套同样的远程警戒雷达,还有两套为主炮配备的火控雷达,一套球鼻艏内的主被动声呐系统,算是对各个方面的警戒都做的比较完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