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四百零五回 司马仲达-《三国一军师》
第(2/3)页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
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之后本应在曹操为丞相之时,强招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不过就是缘由陈翎遣曹性一事,司马懿其余的兄弟都去曹操麾下效力,只有他,司马懿一人心中念道着此事事出必然有因,乃单骑进邺城,欲向当时掌权的诸葛亮问个究竟,讨个说法。
陈翎久为吕布帐下吏,现在更是堂堂一方大员,岂是司马懿一世家子弟所能问责的?
诸葛亮经由数事之后,对陈翎怨念颇深,故留此人为吏,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恶心陈翎来着。
诸葛亮毕竟是司马懿齐名的人物,陈翎从未做过糊涂之事,就算之前有过,那也是征讨青州缺少粮草,故而他砍了不少世家族人的头颅。
平原之时,亦是这般。
这都是些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又有一桩事情发生在眼下,这事透着古怪,如何不让诸葛亮不留心?
遂司马懿为诸葛亮帐下吏,真的是兜兜转转,转转又兜兜,又回到了陈翎最不愿见着的一幕!
听完杨修所述的这一事,陈翎痛苦的捂着脑袋。
正所谓,天做孽尤可恕,自做孽不可活,更何况当时自己只是命曹性驱走司马氏一族人等,将剩下的人鸡犬不留,早知如此,早知司马懿竟然还待在家中,一把火全部斩杀了干净,也不至于如今令自己这般难堪。
自己斩杀他族人,或许虽非是至亲,但仇怨就是仇怨,司马懿对己定有愤恨之心,是故他想报仇雪恨,在他人看来,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当然,如今的自己不是他所能够对付得了的,但将他收在门下的可是诸葛亮啊!
诸葛亮是自己女弟子,吕玲绮之夫君,更是温侯吕布之女婿,这样的关系,无论怎么看,司马懿都有一飞冲天之感。
当然,那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不过在此前自己欲想再一次谋害于他,除了给他人留下自己乃是无理取闹之徒外,并不得人心!
如此,司马懿这一凭空出现的内部仇人,又是将来自己最为害怕、担心的人物,如何待之,现在的陈翎真心无奈之极!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陈翎正想这般安慰自己,可一想起司马懿现今待在诸葛亮身旁,就一脸的晦气,暗暗唾骂着道:这算什么事!
杨修不解陈翎为何对司马氏一族颇有成见,遂问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