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绒布冰川!” “忆昔暗尘辞旅舍,三更羸马踏冰川。 岂知食藿言仍鄙,犹幸垂杨臂可全。 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 风波乍息渔歌起,谁向沧浪共扣舷?” 这是来自明朝罗洪先所作的一首《有喜》,描绘的是离别之意,叙说的是不舍之情,用来描述黄鹤楼第四层的冰川之地显得颇为突兀,但这个时候的苏文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 ……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或许不是苏文前世诗文中描绘长城最著名的一首诗,但却第一个出现在了苏文的脑海中,只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长城》,出自唐朝才子,汪遵。 ……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啊!麦积山石窟!” 还是不对。 从大约半柱香之前开始,苏文所花的时间就已经越来越长,他前世毕竟只是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又不是旅行家或者考古学家,若不是他闲来无事看过一些地理杂志和旅游类书籍,再加上黄鹤楼的每一层都能算得上是著名景观,或许苏文早就失败了。 “等等,四大石窟,还有一个……” “云冈石窟!” 下一刻,规模宏伟的石窟竟然兴奋地颤抖了起来,隐约之间,似乎在其上突然被蒙上了一层富丽瑰奇的彩光,就如同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之奇景,让人惊叹。 “骁勇骠骑北魏王,生灵涂炭历时强。 武功率统烟消尽,石窟精华日月长。” 至此。在苏文脑海中泛着莹莹金光的小型黄鹤楼已经搭建了整整九十层,距离其彻底复原,只剩下了最后十层! 同一时间。苏文浑身上下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但他却全然不觉,只是紧握的双手悄悄松开了一些,因为他知道,快要结束了。 可惜场中的人并不知道苏文在做什么,更不知道他竟然在这短短的一炷香之内,已经默诵了整整九十首诗文! 若是苏文真的将这九十首诗文口述而出的话。恐怕他整个人都会被争相纷涌而来的才气撑爆! 若是这九十首诗文能够传将出去,足以让整片圣言大陆为之动乱,让诗圣柳中庸也为之惭愧! 此时的苏文虽然只有一个人。却有中华上下数千载各路文豪相辅佐,尽数施于黄鹤楼中,可谓手笔之大,简直骇人听闻! 自来到圣言大陆之后。苏文所作的每一首诗都是抄袭自前人。但与此时他的所作所为相比起来,那之前的抄袭,简直就是个笑话! 什么叫抄袭?这才叫抄袭! 抄一首两首算什么抄?要抄就要数十上百首的抄! 此时的苏文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心理负担,什么愧对古人,此时的他只知道,自己决不能辜负了兄弟们为自己所争取来的宝贵时间,他要收复黄鹤楼! 然而,越是到了后面。苏文所面对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他不仅要抄诗。还要正确地识别出每一层的风景出自何处。 比如黄鹤楼第九十九层的那座孤岛。 在苏文的记忆中所存在的岛屿名称起码有近百个,若是那孤岛出自苏文所不知道的岛屿,那么就是功亏一篑! “石城岛,广鹿岛,獐子岛,高山岛,小黑山岛,庙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