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枪炮齐鸣(下)-《新宋英烈》


    第(2/3)页

    “兄弟是这么想的”刘文东解说道,“虽然咱们现在还没有必要的设备生产子弹,但咱们完全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对新研发出来的起爆药和发射药进行试验,而不必非得等到咱们自己制造的子弹生产出来。”

    “老九你的意思是用替代品?”李俊武在旁边问道。

    “不错”刘文东答道,“之前大家一直纠结于咱们的加工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子弹来供试验使用,却忘记了其实咱们手里还是有不少现成子弹可用的。”

    刘文东说到这儿,其他人基本都已经反应过来了,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电台里甚至传来徐绍安拍自己大腿的声音,就听他后悔道:“哎呀,我怎么就没想起这个方法来呢。亏得我以前还曾专门要求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收集已经用过的子弹头和弹壳,结果到头来自己却把这碴给忘了。都怪这一段时间过得太平静,没有碰到什么需要动用现代武器的事情,以至于用得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想不起来了。”

    后悔的不只是徐绍安,钱远山、曾志林等人同样懊悔不已。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把这事儿给忘了,那么火炮试验结束后的那次会议上,他们至少还有一条可以为自己这方加分的理由,也不至于被大哥教训时,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有了刘文东的这个建议,有关起爆药和发射药的试验工作也就有了进行的基础。经过委员会的讨论,决定有关试验分两部分。

    一是利用刘文东试制出来的两种火药,对已经使用过的现代子弹进行复装,然后在现代武器上进行射击试验,以检验其性能。

    二是将还未使用的少量7.62毫米子弹拆开,利用自产的火药替代原来装填的起爆药和发射药,在现代武器以及同样口径的、仿自苏联莫辛纳甘m1944式步骑枪的自产步枪上试用、检验。当然,这个试验也同样可以使用复装子弹进行。

    于是,在十一月初一,上次参与火炮试验的所有兄弟又一次齐聚“凉园”南区,准备参加新型火药的应用试验。

    首先进行试验的是复装弹,机械科和武器科总共复装了二十发5.8毫米步枪弹和二十发7.62毫米机枪弹。出于安全的考虑,对这两种弹的试验都采用长绳远距离牵拉的开火方式。参加试验的钱远山将95式步枪固定在一个专门为此次试验打造的铁架子上,将一根长绳系在了步枪的扳机上,然后拉着绳子的另一头退到了一块钢板的后面,用力拉了一下绳子。就听“砰”的一声响后,95式步枪的枪口处喷出一股硝烟,距离步枪大约五十米的一块薄木板做的靶子也轻轻摇晃了一下。

    在略微等待了几秒钟后,钱远山从钢板后面走出,先到95步枪的旁边观察了一下枪身,见没有什么异常,便来到靶子前查看。就见薄木板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小洞,显然是被子弹击穿造成的。于是,钱远山向在钢板后的其他兄弟招了招手,示意大家都过来看看。

    众人看到靶子上的清晰小洞后,一个个都很高兴,因为这个小洞意味着自制的起爆药和发射药可以使用,大家离更先进的火器又进了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