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四)-《新宋英烈》
第(2/3)页
一行人进了韩府,早有其他家丁奔后宅送信去了。所以,他们才进了中庭,韩青雯的弟弟韩青书就已经从内宅出来迎接自己的姐姐了。他一见到韩青雯,便一路小跑的跑到她近前,拉着她的手,又蹦又跳的说着话。而韩青雯也是满脸笑意,虽然嘴上嗔怪着自己的弟弟没有规矩,见了姐夫也不行礼问好,脸上的盈盈笑意却是一点都没减,反而疼爱的抚着弟弟的头,拉着他的手往后宅走。
王崤峻这个姐夫肯定是不会怪罪这个小舅子的,他一边说“不妨事,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礼数”,一边拉起韩青书的另一只手,表示自己对这个小舅子也是疼爱有加的。
三个人来到后宅,进了偏厅,韩德义夫妇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他们了。王崤峻、韩青雯以及王峰等人忙上前见礼,向二位长辈问好。
韩德义一边叫他们不必多礼,一边叫下人给他们看座。王崤峻、韩青雯和王峰均谢了座,在椅子上依次坐下,那两名亲兵则退到了偏厅门外等候。
韩德义和王崤峻等人闲聊了几句家常,韩夫人又问了问女儿的近况。随后,韩德义便把话锋一转,问道:“贤婿呀,汝此次来幽州城,只怕不只是陪青雯回家省亲的吧?”
韩德义有此问,倒不是他已经知道王崤峻此行的目的,他只是依常理推测出来的。在他看来,自己的女儿前几个月才回了一次娘家,不可能这么快就又带着夫君回家省亲,肯定是王崤峻有事要到幽州城来办,这才顺道带她回家看看。
王崤峻到也没想向韩德义隐瞒此行的目的,而且他与冯程接触的话,韩德义没准还能帮上一些忙。因此,他向韩德义说道:“岳父果然是慧眼如炬,小婿此次来幽州城,一则是为陪青雯回家看看,给二老请安。二则,也是为了谈些生意上的事。”
随后,王崤峻便将自己和兄弟们想与留守府的管家冯程合伙,做玻璃制品生意的事和韩德义说了,并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听完王崤峻的介绍,韩德义拈着胡须沉吟了片刻,说道:“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话,贤婿所说的这个所谓玻璃就是人们常说的琉璃吧。”
王崤峻答道:“正是。此物来自万里之外的极西之国,在初到我中土时,确实是被人称为琉璃。而且,还有些中土的工匠尝试着仿制过,并将仿制出来的器物也称为琉璃。但是,实际上中土的工匠仿制出来的琉璃与原物相去甚远,价格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从这方面讲,中土的琉璃和这种海外产的器物根本就是两种东西,叫一个名字其实并不合适。
按照托小婿代卖的那个海商的说法,如果将这种器物的外国名字翻译成咱们汉文的话,应该叫做玻璃。所以为了与中土产的琉璃有所区别,小婿便用了玻璃这个名字,从而避免买家将两种器物混淆在一起。”
韩德义听罢点了点头,又问道:“此物若真有汝所说的那样难以仿制,只能从万里之外极西之地贩运而来,那倒确实值得贤婿所说的价钱。只是,老夫有一点不明,为什么那个姓吴的海商自己不开店售卖,反而要托付汝等代卖,难道他不知道这样一来自己要少赚许多银钱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