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改革-《凤华权臣》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世卿世禄制度,也就是传统说法的,世袭制。
这种制度下,阶级分明,许多有才气的平民百姓没有接触官僚阶层的途径,国家一因此丧失了很多人才。
这个年代等级太明显,要想改革只能慢慢的来,她的世界中,后世沿用千年的科举制她曾经也思考过,但是最终,张培青认为并不合适。
按照古代的制度,从世卿世俸制发展到科举制,中间至少更换了四五种选拔制度,为什么他们不在刚开始就直接创造出科举制呢?
她并不认为这是智商问题,后来的人能创造,当时的人同样也能。唯一的解释就是,社会环境不合适。
就像后来人能创造出飞机而古人不能一样,只是因为环境不同。
社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需要飞机的程度,这种玩意儿就只能待在幻想中。同样的,现阶段人们的阶级观念太严重,贵族们把平民看成和牛马一样卑贱的牲畜,平民们把贵族看成不可触碰的天神。
巨大的鸿沟要想填平,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让所有人一步步接受。
她提出的察举征辟制便是如此。
这只是走出的第一步,直到社会的发展能够接受更多,更加适合的科举制才会被提出。毋庸置疑那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或许她有生之年见不到那一天了。
另外,科举制太刺激贵族们,打破他们的世袭制,几乎等同于断了他们子孙后代的官路,张培青不确定自己要是提出来,那些人会不会拿着菜刀跟她拼命。
还是察举征辟的好,最起码阻力不会太大。
楚荆很久都没有说话。
他的手指一直敲击桌面,他在思考张培青的提议。
案桌上所有的竹简都批阅完毕,只有这一卷,只有她呈上的、提议更改选举制度的这一卷没有完成。
乍一看到之时,楚荆很诧异。
几乎在阅读完毕之后,他便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给楚国发展的良好机遇!
楚荆几乎可以想象,这样的制度实施下来,更多的人才会进入政权,有了这些人做支撑,何愁楚国不强大?
然而那些都只是一方面,看到好处的同时,他也看出了背后隐藏的一系列危机。
更改制度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何况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整顿?更改选拔人才实际上涉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利益,涉及整个楚国的未来和发展,一旦中间被强硬阻断或者出现什么差错,楚国很有可能引起内乱。
楚荆是个聪明人。
张培青一直都明白这一点。聪明人更加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才能越走越好。
世界上没有不冒险的事情,她知道改革太危险,但是高危险伴随高收益,如果楚荆可以坚持下去,所获得收益将会是付出的百倍。
时间一点点流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