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除宦官董卓乱政-《东吴之孙策》
第(2/3)页
却说董卓受何进密令,入京勤王,心知时机已到,遂尽率陇西兵众,逶迤向洛阳赶来。时董卓刚入洛阳,远远瞧见京都烟火弥漫,知宫廷有变,便催促军马疾行。
不久,果见宦官张让挟持着少帝狼狈逃窜。董卓大喜,引军追赶,让知命不能保,遂投河自尽。
何进死后,其帐下数十万的禁军精卒失了主将,在洛阳宫中顿时成了一片散沙,乱做一团。
董卓既然救了少帝,自恃护驾有功。一路上,乘机收编何进散卒,得兵马数万,兵势一时无两。
期间,董卓又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唆使吕布杀害了并州刺史丁原。
吕布,武艺过人,少有敌手。本丁原之部将,因不受重用,尝怀恨在心。董卓知其贪财少智,又惜其勇武,便令其同乡李肃前去游说招揽,收吕布为义子,并命其袭杀丁原。丁原死,董卓悉夺其众,卓势更盛。
二是废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刘协,灵帝与王夫人子,今年不过八岁。董卓因见其聪慧,又年幼可控,便有心立其为帝。而以司空皇甫嵩、议郎盖勋为首的大臣坚决反对,皆被董卓处死。
皇甫嵩、盖勋,皆是灵帝器重的老臣,平黄巾、镇边陲,战功赫赫,一代忠臣名将,就这样枉死于奸贼之手。众人惋惜的同时,对于董卓的横行霸道更是噤若寒蝉。
后有人叹嵩曰:“蛾蛾乱常,扰我四方。公出奇计,谋旡不臧。名震天地,志定雪霜。忠为令德,史策昭彰。”
自此,董卓掌朝中全权,独断专行,借献帝旨自任为国相,为三公之首,握三军与京都禁军兵权,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之权。又大肆封赏身边心腹、亲戚,凡董姓者,皆获封侯。
其后,董卓愈发放纵,先命吕布于京都滥杀百姓,掠夺钱粮。为立威严,又大肆屠杀朝中高官名臣,提拔拉拢受党锢之祸的诸多名士。
其人暴虐好杀,瑕疵必报;随心所欲,每日必杀人饮血以作乐。残暴如斯,当真是古今第一人!
时洛阳有民谣唱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可叹驱走恶虎,又来豺狼。大汉的皇运,早已是日薄西山。天下黎民百姓,身处暴政与天灾,卑若蝼蚁。
眼见汉帝与朝廷已为董卓把控,赶来洛阳的各方诸侯愤怒的同时,也深深的忌惮,生怕自己会成为董卓下一个要吞并的目标。皇帝成了傀儡,朝廷成了摆设,人家董卓势大,那些手中尚有一些兵权的诸侯们,要么凭着这可怜的资本早早表态选择投靠。而更多有远见的人,预料董卓的倒施逆行只会加促他的灭亡。所以他们只是望都兴叹、而后急匆匆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这其中,就包括司隶校尉袁绍和骑都尉曹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自其高祖父袁安起,袁家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可谓宦官门第、名门望族,故有“四世三公”一说。当今之世,袁家之门生故吏亦是遍布天下,可谓是势倾天下、一呼百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