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为刀疤孙青誓忠-《东吴之孙策》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袭风军,以心腹忠勇将领,兵员八百,皆骁锐也,始建于太祖,初以皇亲充之。后随大帝征伐,帝发于丹阳,以为亲卫,赖之起家,皆其功也……征伐四方,所向披靡,威震九州……既称帝,念其功,赞曰“无敌军”。

    ——《吴书·百奇卷·犇军篇》

    既得救,王生匿上家复墙内,每日只以《左传》教之。上每闻后必以手指评,遥似指点江山。王生大喜,以为不凡。上又以天下事相诉,时天下乱,黄巾起,王生闻后常以袖掩泣,虽身不由己,心哀国民。

    ——《吴书·贤士卷·张俭篇》

    雨停晨露,彩云朵朵。

    孙家后院,数十名身着便衣布服的孩子整齐排列,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却无不是面容刚毅,挺胸背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队列前的魁梧长官。

    “很荣幸,能成为大家的教官,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孙家的中流砥柱。但我必须声明,习武之路艰苦异常,更需勤奋不辍。此非一日之功,所谓万事成于志,若无此志,不学也罢。若不想学,你们出生孙家,受宗族庇荫,也可衣食无忧;若一心想学,待学艺归成,以热血之躯报效国家,到时生死荣辱都只在一瞬之间。但是,若是得天赐机遇,封侯拜相亦非奢望。一个衣食无忧,安度晚年;一个死生不测,荣辱悬殊。无论哪一个,都是绝佳的选择。你们还小,有选择的权利。现在放弃还来得及,所以,有谁想弃权的,站出来,他还是我孙家的好儿郎!”说着,男子刻意看向那个站在第一排五尺高的男孩。他黑眸剑眉,却面容坚毅,直视前方,一动不动。

    不出所料,没有一个孩子动一步。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好。现在我宣布,你们将成为孙家‘袭风军’的一员。”

    “袭风军?”孩子们交头接耳,却都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起来霸气十足,似乎会成为将军的亲卫,前程似锦。

    袭者,出人意料、来往无踪也;风者,卷浪翻船、无形无态也。这「袭风」二字,大有秦之铁骑、汉之羽林卫之意味,是为精锐。

    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春,【袭风军】作为孙家的家族部队,正式成立。这比历史上曹操的虎豹骑、青州兵、袁绍的大戟士、刘备的白耳兵、无当飞军,足足早了数十年之久!

    “好了,正式认识一下。我,孙坚,吴郡富春县县长、扬威校尉。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直接且唯一的长官。一群小兔崽子们,既然你们来了这里,就要有死亡甚至生不如死的觉悟。我严肃的声明,战场无父子,训练也是这般。在这里,你们一样都是我的士兵,我不会偏袒任何人,即便他是我的儿子。”说到此处,孙坚特地扫了眼孙策,见他面无表情。接着道:“接下来的每一天,你们只有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你们将会将大量同龄人用来玩耍的时间,用来训练刀、剑、枪、弓、骑术、水性等各种体术,除此之外,你们还要学习各种兵法、阵法和谋略。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只一门,足以修一身,精一门亦是受益终生。也不要瞧不起本将军。本将纵横沙场数十载,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就这些经验,教授你们绰绰有余。”

    “好了,在此之前我先考校大伙儿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学武?”

    “为了钱!”

    “为了做官!”

    “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活下去!”

    ……

    一群孩子踊跃回答,个个神采奕奕,答案却都是殊途同归。孙坚面无表情,一一扫过,直到看到孙策,见他缄默不语,好奇之下问道:“孙策,你呢?为什么学武?”

    孙策抬头,身躯挺直神情严肃,宛若换了一个人,中气十足道:“提三尺剑,领万人军,救济百姓,匡扶社稷。扬鞭策马,扫清四宇,整饬天下,还天下太平——学武为此也!”

    铮铮话语,周围的孩子已是目瞪口呆、既惊且骇。那见惯了大场面的孙坚也是愣了片刻,一时默然无语。

    ……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三年之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