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术之源-《暗星尽头》


    第(2/3)页

    这就如同一个穷汉,某日突然拾到了一大堆金砖,骤然暴富一般。而“术”的产生就是这穷汉发现了这一堆金砖,发展就是这穷汉弯腰,而成熟就是穷汉把金砖拾起来拿回家。

    《易经》由“术”之浅显易懂的部分衍生而出,尚且被称“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作为源头的“术”必定更加复杂与深奥,断不可能如同穷汉拾金般简单。

    “术”究竟自何而来?

    禹王能从用于治水的《河图》中,领悟出了推演未启智之事的“术”,这让王天瞳感觉匪夷所思。不过这天大的疑团,就算是陈阿婆复生,怕是也没办法解释。

    第二个疑问就是:关于称山是否真的为尸山?

    陈阿婆在皮本子中记载,称山此处原为一处低地,上古时期,禹王将因病死、溺死、饿死之尸体汇集与此处,尸骨竟然堆积成山,禹王命人以厚土覆盖,称山始成。

    王天瞳脱离出迷离状态,打开电脑,调出计算器,把脑中的一切都尽量换算成数字。

    假设称山之下真的为尸山。

    称山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高度约三百米。姑且把尸山之上的泥土厚度算为五十米。那么尸山的体积应该是八千万立方米左右,按照新鲜尸体规则堆放的情况计算,每具尸体所占空间不会超过零点二五立方米(身高两米,宽零点四米,厚零点三米)。这样算下来,这尸山所容纳的尸体恐怕将超过三亿具。

    但是洪水退去后,夏朝初建之时,人口也不过一千三百万左右。就算大洪水时期,华夏人口中三分之二罹难,这么算来,大洪水之前华夏总人数应该大约四千万人,那么在整个大洪水期间,死亡人数也不过两千七百万人。而称山之下最多埋葬的也就是当时扬州地界的罹难者,即便加上从上游顺流而下的尸体,也绝对不可能超过两千七百万这个数。

    即便整个华夏的人全都死绝,全都埋在称山之下,也不过才四千万,这也和三亿这个数字相差甚远。更何况在陈阿婆所述之中,称山其实为低地填成为山,称山下的低地能容纳多少尸体,王天瞳都没有计算进去。

    所以,王天瞳认为,经过他的测算,事实恐怕并非陈阿婆所述,称山是尸体堆成的山。

    或许成山内部确实堆积了不少大洪水时期的尸骨,但是肯定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并非由尸骨组成,至于这部分空间到底是什么?王天瞳也是不得而知,但是他觉得,这部分空间应该和陈阿婆留给自己的那些个物件儿有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