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我’缘-《恒古仙踪》
第(2/3)页
为了确定这一点,余乘风飞向更高的天空,将视野放宽,在运用灵力,使得视线变得更好。
从高天望下去,一个佛陀,侧躺在群山之中,如似一个宏伟的艺术品,成为这一片山地的唯一。此刻冷风再也不认为这是一座秃山,相反他却觉得,这佛陀山给这寂静的夜,带来了看不见的光明。
冷风在空中呆滞了良久,他现在完全可以确定,这里便是佛罗山了。
于是,他朝着佛罗山上飞去,落在山上,佛罗山与平常的山脉,没有什么不同。与佛罗山如此近的距离,山脉原本给冷风的神秘感,荡然无存,相反却给人一种落寞感,会觉得这就是一片荒地。
佛陀山,在神秘,也早作尘烟了。不是佛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或许在相熟之中,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感,便会使人产生神秘感,从而很想去拉近这段距离。但是一旦离近之时,才会发现,原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而月儿与冷风的关系,就如可移动的佛罗山与观山者一般。冷风就像那睡佛陀,月儿很想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冷风却能在彼此之间始终保持着那么一段距离。
冷风行在佛罗山上,不禁思索良久。他所思索的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而是突然了解到一些悟道之事。
如果仙法只有细致演变的话,若是敌方感知细微,恐怕很容易就被地方察觉到弱点所在。邹老说过,无浅便无深,相对而言仙法的话,无细便无大。如今冷风只是对细的一面有所了解,不管是仙法还是感知,但是又要如何做到将仙法演绎笼大的情况下,还能给人一种朦胧、捉摸不透的感觉。就如远看这佛陀山一般,他的任何部位,都栩栩如生,给人一种神秘感。
而仙法,要做到细中有大,且还能保持一定的距离的演变,无疑会让敌人难以捉摸从而很难破法。冷风虽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对于仙法笼大的演变却还没有一点了解,更别谈仙法的距离感。
见佛悟道,冷风能够明悟这一点,只因演心咒将他的思绪演变成‘看山还是山’的境地,没有那么多的感概与奇想,将‘道’看成最为简单的模样。
就在冷风沉思之际,耳畔的一句话,打乱了冷风的思绪。
“阴阳平衡,古往今来几人能够做到?万道皆由心而演变。无我,便无心,无心,怎演道?”
声音苍老之中,透露出丝丝无力。冷风猛然回过头来,尽是没有发现,有一名老者,正慢慢朝他靠近。
冷风瞳孔收缩,只见那老者骑在一头较为硕壮的驴身上,说完话后,拿起腰间的葫芦,朝嘴里倒了一口酒水。
这老人看上去心无任何顾忌,满脸如似刀刻皱纹,眼睛空洞无光,白发凌乱,一身破烂衣裳,与之世俗的老人还要不堪。
第(2/3)页